笔趣阁 > 碧云天下寒江雪文集 > 红袖歌词人物谱用第三只眼睛看泪蝶

红袖歌词人物谱用第三只眼睛看泪蝶

作者:碧云天下寒江雪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碧云天下寒江雪文集 !

    如今的文坛,很多少年作家或诗人,不知道自己的笔每天要记录什么;不知自己为何写作;更不知写作为何?!但是我们这些靠码字为生的人却在不断地写作。当然,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份无法释怀的情绪需要发泄,也许只有通过写作我们才能让这份情绪得到更好的宣泄,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写作原来我一直以为,诗歌,很难有一个评论界定的标准,甚至可说没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感觉一首诗触动并加以文字表述时,无论语言多么优美流畅、逻辑多么慎密、笔调如何符合评论文体的特点,都难免流于一种“评论本身”的形式、陷于拘谨,失去了最初阅读时的那份鲜活灵动,甚至因了评论者本的观念及意向将读者导向一个与诗歌本身指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因为任何评论的前提都是建立在评论者本身对诗歌的经验上(或者说建立在对人生的体验上)。难免失之偏颇?

    然而,一个月以前,我突然在红袖文学网站里见到了泪蝶的个人文集秋千院落,一下子又改变了我的思维定式。原来纯粹的文学与文学的纯粹,都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追求所致。

    直到去年为止,我还热衷于与诗歌界友人的交流,动笔写写所谓的诗评,可后来发现无论选择哪方面作为视点都不能令人满意,总觉得还可以更丰富更完整些。倾向理性解读的读者提出:评论文体的规范、文法、文学系统知识的体现等要求,因而失去了作为诗歌最大特色“感性”的认识。应该说通读完泪蝶的个人文集秋千院落之后,才让我深刻的得到了反醒。

    初读泪蝶的个人文集秋千院落的时候,我首先声明谨代表我个人的看法,我是做记者的,可能对文学的理解仅仅限于最直观的感觉,但秋千院落中那份震撼已经侵润了我的心,原来中国的文学也可以在民族自省和人性挖掘中达到如此的高度和深度,原来文学完全可以在政治之外树立得如此美丽。

    那应是新时期文学从“伤痕”转向“反思”的时期。泪蝶的反思带了更多的人本色彩,她把人群还原为未赋予阶级品格的本真状态,从一连串的苦难当中去思考人性和人权。于是,作为“人学”的纯粹文学追求便明显地凸现出来。

    我想秋千院落在当今文坛,确切地说在网络文学中很有代表性,她毕竟表现了现代中国伦理观念下的“血与情”的交融乃至情感世界里的冲突和斗争。我们也知道,在有着阶级划分和政治区别的人类社会中,任何文学都必须有它的生存背景,所谓的“纯粹的文学”不可能独立存在,它也就仅仅成为一种追求。但是,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地剔除种种功利色彩,让自己纯粹起来,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是我在读过泪蝶的大作很多年后——木槿花之后的感悟。

    老画家九十岁了/他不再站在画布前/他还没有做完她的梦/可是不知道/飞扬如飘云的画笔是怎样追着/将近一个世纪的光阴//终于/油彩干枯在他暗淡的瞳仁/没有人知道他/这里不是他的家/他只是在一个黎明/随着一叶破旧的小船/由海浪一掌换一掌地托送/到这里看一双海面月光一样的//眼睛/没有一个渔民问过老人/来自何方/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奇迹/要看月光一样眼睛的这个人//是个盲人

    一个月以前,夜以继日地读完秋千院落,便不可抑制地要写一篇评论性的文字,但每每动笔之时,都进入一种“失语”状态,忽然发现,作为艺术形式之一的文学评论其实难以找到真正衡量的标准,故事的真实?人物的鲜明?语言的流畅与优美?还是结构的什么?这些写在学生作业后面的评语或许仅仅是对一部作品的肢解,都不能到达它的精髓。正如一幅绘画,画面写实或夸张,色彩明丽或怪诞,完美无缺或残缺不全,都不可作为是否成为杰作的尺度,还是这种种表象后面的情感冲击与思想触动所带来的审美感受才是最好的判断,但另一个问题随之产生:面对同一件艺术品,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欣赏角度和解读方法,于是我们所说的判断标准几乎成了虚无。

    如今我感到:泪蝶其人如她的作品一样,澄澈透明不染尘埃。

    这或许就是纯粹作家塑造的那种纯粹的文学。它或许并不“真实”但创立了一个迷人的思维空间,它所做的不是再现人类纯真的情感而是再现现代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而是要表现人的生存与追寻。我说:“她的秋千院落该是一部书写挚爱的集子,这是一部清新澄澈的集子,包含着当代人精神救赎的复杂内涵;这是一部初涉青春沼泽地却又深陷爱情旋涡的集子。她摈弃了农业文明的乌托邦神话;这是一部情节相对单纯的集子,但在故事的舞台上却盛满了精妙的细节,丰盈的想象,饱含新鲜汁液的语言”

    呵呵,我们不妨看一下她的飘雪残红“我的天,在一个医院兢兢业业工作至今,从来把领导想的崇高无比至尊如神的我,发现原来浑如阿唐也可以这么堂皇的冠上一个领导的名称,不过成见真是害人,我只能把他看成是款,怎么也不能尊他如神,甚至我还不太把他看成是人。倒不是我看不惯他那副酸不酸,臭不臭的样子,他虽然好多时候象个男人婆,但一个男人人长得女相并不是什么大罪恶,甚至有些人说阿唐相貌俊气,有点艺术家的风度。我知道这主要是人民币包出来的,那些人看到的是后来有点钱的唐老板,但我知道的是二十五年前的小混蛋一直到现在的阿唐,我认为阿唐从心态到行为都象个被骟的骡子,这就太让人讨厌了。”

    一位友人曾说:“在如今的时代,文学已经堕落到了只用来消遣的地步了”是的,君不见一股股风潮都跟随利益奔涌着“迎合”成为这个时代文学的主潮,于是在浮躁与喧嚣之中,新鲜出炉的几乎都是刺激感官的放纵图画和仅供果腹的精神快餐,不是满足偷窥邪欲的隐私展示就是成长经历的流水表白,没读过几天书的名人们和有点歪才的孩子们也于其中推波助澜,反而让那些靠写字谋生的专业的作家们失了分寸,无奈之中纷纷发出“快感”的“叫喊”作为向世俗投降的白旗。于是,人们发现文学从来就没有象今天这样平易近人过,同时也简单得能把字组合成句便可以出本书,而出一本书,就可以叫“作家”了。

    我们面对的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一方面给了那些被泥土埋没的金子闪光的机会,但更多的还是助长了现代人对文学的误读。在这里,文学已经变成了连缀的文字的代名词,似乎识的几千汉字便可以“文学”起来,写过几篇文字就可以“专业”起来,大家怀揣着一种无知的无畏,不是翻检自己平淡的经历,就是发出人云亦云的所谓思索,或者拿出浑不吝的劲头抓住一个骂不还口的目标,让泼妇的形象成为所谓“酷”的造型,而更多的,还是那种无厘头的游戏搞笑之作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而可叹的是,响应者和拥戴者甚众,彼此心有戚戚,相互欣赏,于是,小说流为简单的故事,评论变成谩骂的发泄,诗歌或许就是换行键的使用练习

    然而,泪蝶一直都不是一个张扬的人,她默默地“融入”文学这块土地,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从秋千院落中的很多年后——木槿花到飘雪残红泪蝶对人性的表达由潜入深步步深入,对文学的实验越来越纯粹。或许在喧嚣的世界中泪蝶会越发的波澜不惊!

    泪蝶用自己的文学营造了特殊的精神领域,一篇篇带有时代烙印的评论深刻的印证着她的文学功底,相信她的很多年后——木槿花也将会让整个诗坛和评论界耳目一新。

    我们无意于在文学的是非中多费口舌和唾沫。写这些,仅仅因为触动,因为喜欢,因为感动于泪蝶的坚守与追求。她也希望有更多的能够震撼心灵的作品出现,有更多的人接受她的作品,喜爱她的作品。

    写到这里,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面对作者本人这一单一个体与社会,现实与写作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呢?也许,对泪蝶她们来说,紧要的问题不是能否与生活“和解”而是能否与当下生活、与现实达成“对话”建立起更内在的关系。看来,如何使“声音”真正成为一种关系的建构和表达,在“人”的意义上建构更为完整的女性主体,依然是女性话语努力跻及的目标。

    本人是个新闻记者,也许对世事的分析戴了有色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