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宋食神 > 四十二 寿宴 三

四十二 寿宴 三

作者:杨思大老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大宋食神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赵宗懿的事时间很短,就像是寿宴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主桌上的人都是城府极深的老狐狸,从他们的脸上看,就好像刚才事根本没发生一样,该吃吃;该喝喝。

    不过;无形的冲击波却在宾客们的心里反复的回荡,这是一场政治大地震,本来非常热闹的寿宴会场,马上就变得安静下来。

    现在谁还有心思大吃大喝?

    苏轼看到张修撰就不在像刚才似的吆喝大家吃菜喝酒,现在他反倒是像是在构思什么大作,嘴里还在念念有词。

    苏轼心说,这家伙估计明天是要打死老虎,上折子弹劾赵宗懿,这样就能顺应皇帝的心意,说不定皇帝一高兴还有升官的可能。

    左右看看,桌上除了他自己,其他几人看样子也是在构思弹劾的事。对面的钱翰林,看样子是个才思敏捷的人,他的右手像是在写字似的左右比划。

    估计他的腹稿快要基本完成,已经在润色了。

    苏轼心说,我是个新晋的官员,此事与我无关,我今天就是饱口福来的。又问送菜过来的丫鬟,胡不为做的菜还有吗?

    当得到还有一道炒面一道菌菇汤。

    菌菇汤不用介绍,苏轼也知道肯定是用味道鲜美的菌菇熬出来好汤。

    可炒面是什么?

    苏轼问丫鬟,结果她也一头雾水。

    苏轼心说,那就等着吧,等菜端上来总会明白的。

    等了好一会,炒面和菌菇汤都被被丫鬟端来了,苏轼首先就想知道炒面到底是什么。

    结果一看,这不是汤饼吗,汤饼不是放在汤水里煮出来的吗,难道还能像炒菜一样炒着吃?

    心说那就让我来尝尝味道。

    左右看了看,一桌八个人就他一个人还在想着吃,其他七个都像是庙里的菩萨一动不动。

    再往四周看看,结果低级官员大都如此,反倒是朝廷大员都像没事人似的在小声的交谈着。

    “好极了,今天占了大便宜了,胡不为做的菜你们不吃我来吃”苏轼一个人在心里偷着乐。

    把炒面往自己的面前一端,苏轼瞪大了眼睛看,这道菜以汤饼为主,配菜是牙白色的肉丝,洁白的豆芽,黑木耳,还有几根碧绿的小青菜。

    苏轼自语,花花绿绿的颜色倒挺好看的,油水也足,香气嘛也也挺好闻的,待我尝尝味道。

    挑起一筷子面条,苏轼看到今天的这个面条不同寻常,平常的面条都是扁的,而这回的面条却是圆的。

    尝了一下,面条带着当年新鲜小麦所特有的清香味道,牙签粗细的面条大小一致,吃口非常劲道,还有些弹压的感觉,最妙的是面条上还带着浓浓的羊肉香味。

    市面上面疙瘩似的汤饼,和今天的炒面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苏轼一口炒面,一口蔬菜,一下子,他就喜欢上了这种美妙的感觉。坐在椅子上自言自语:“荤素搭配,肥而不腻,我喜欢。”

    再看同时端过来的菌菇汤,非常清澈,一眼就能看到底。上部是淡黄色的汤,一点油水都没有,下半部是香菇蘑菇一类的各色菌菇。

    苏轼心里嘀咕:“清汤寡水的味道能好喝吗?”

    他很狐疑的舀了一调羹入口,心里就当是在喝白开水了。

    哪知道他只喝了一点点,就觉得这汤的味道太鲜了,简直可以说是鲜的打耳光都不愿意罢手。

    再舀了满满一勺子入口,鲜味愈加浓郁,刹那间,苏轼感觉喉舌得到了滋润,味蕾在尽情的绽放。

    感觉这哪里是在喝汤,分明是在喝天庭的流传出来的琼浆玉液,全身上下都得到了润泽!

    苏轼情不自禁的大声说道:“吃胡不为做的菜,真是享受啊!”

    “咦”苏轼觉得背后有人在拍他,扭头一看,是个不认识的官员。

    那人也说:“深有同感,说到某心里去了。”

    其实苏轼哪里知道,为了这锅汤能吸引人,胡不为从大早上开始,已经精心熬制了**个小时。

    烧高汤,没有鸡肉不香。没老鸭不鲜,没有带皮的不稠。先用大火,烧开后再改成小火慢慢的煨。

    等汤炖好了,还要把汤水用绢布虑出,冷却后刮去上层冷冻的一层白油。然后继续把高汤加热,煮开,在倒进几个打散的鸡蛋清。

    一边倒,一边搅,这样蛋清才能粘附住高汤里的杂质,等蛋清烧老凝结,捞起后废弃不用,这样才能得到一锅清清爽爽的,味道鲜美的高汤。

    胡不为花了那么多功夫,那么好的食材,还做不出让人称赞的好汤,那他和宋朝的土著厨子还有什么区别,这不白瞎了一个穿越的名额。

    后堂忽然有人起哄,“大厨来了。”

    苏轼是新晋官员,为了表现他只能每天老老实实的待在翰林院,所以对胡不为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心说,今天倒要好好认识认识。

    就看到从后堂走来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一张略显婴儿肥的小脸,胖嘟嘟的十分讨人喜欢,尤其是他的一双充满了自信的眼睛,给苏轼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

    苏轼高呼:“食神来了。”

    其他人也起哄说:“欢迎食神。”

    胡不为淡淡的拱手致意:“过奖了,过奖了,胡某就是一个喜欢做菜的厨子。”

    一个尖利的嗓音刺穿了嘈杂的喧闹:“胡不为这里来,陛下还有口信给你。”

    顿时,宴会大堂鸦雀无声。

    大堂里的大小官员都大吃一惊,什么,陛下还有口信给胡不为。他们不是隔三差五就见一次面吗,难道这还不够?

    好些人心里都在嘀咕,看来这个小厨师圣眷正隆啊,看来必须要和这小子打好关系,说不定将来哪一天就能派上用场。

    众目睽睽之下,胡不为走到已经站立起来的路若愚跟前,拱手一礼:“胡不为听旨。”

    “胡不为是个大大的忠臣,朕很欣慰,赏财宝一担。”

    又反应快的,立马想到卢若愚刚来的时候,可是替皇帝斥责过和公国赵宗懿,现在又说胡不为这个小厨师是个大忠臣。还很欣慰。

    那是不是说,赵宗懿的皇帝梦就是胡不为揭发的。哎呀,这可是一件大功劳啊,这小子的运气怎么这么好呢,我怎么没这样升官发财的机会呢?

    嗯,明天奏折上还要在添加一笔,建议皇帝给胡不为升官封赏。

    这样既打了死老虎赵宗懿,表明了政治立场,又顺了皇帝的心意,还能卖胡不为一个好,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

    苏轼再次朝四周张望了一下,看到好些人看胡不为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定500两重的纯金的元宝一样,眼睛都变成绿色的了。

    苏轼几步从到胡不为的面前,“食神,我能不能提个小小的建议?”

    “额,您是。。。。。。?”

    旁边的蔡襄介绍,他是新科榜眼苏轼苏子瞻。

    胡不为心说,苏轼苏子瞻,那不就是后来的苏东坡吗。立马换做一张笑脸:“请说。”

    “您能不能把你家的酒楼再开起来,这样我门大家伙也能有个品尝美食的地方不是。”

    周围哄然大叫:“此议甚好。”

    还有的说:“附议,附议。”

    就连蔡襄也笑着说,他也有这个想法,本来是想在宴会有专门找他说一下,现在反倒被苏轼抢了先。

    苏轼看到自己的建议还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心里也觉得有些得意,:“胡掌柜你看,这么多人都建议你重开酒楼,你可不能拒绝哦,会惹众怒的。”

    “对,酒楼是你们胡家的祖业,小胡掌柜你可不能把祖业给丢了”胡不为循声望去,站起说话的竟然是御史陈正官。

    蔡襄也建议,开吧,你也知道我是汴梁城有名的馋嘴,你家酒楼重开,我也能饱饱口福不是。

    胡不为做了个罗圈揖:“小子本就打算重开酒楼,不过现在正是盛夏,秋天凉快些时候我一定找人装修。”

    陈正官又说,正主就在眼前,胡掌柜何必舍近求远。

    胡不为扫视了一圈,看到的满眼都是大大小小的官员,这地方那来的泥瓦匠?

    看到胡不为一头雾水,蔡襄替他解惑,:“这世上还能有什么事能难道卢公公,你去求他不就结了,保管你家的酒楼又快又好看。”

    这下胡不为却是算是听明白了,蔡襄和陈正官的意思是让宫里的泥瓦匠来替自己装修。他心里估计就凭自己和卢若愚的关系,求他帮个忙应该是可以的。

    这又不是什么贪赃枉法的事,而且他们也都很赞同,还假模假式的说:“这不是让卢公公为难吗?”

    一个胡不为不认识的官员说:“胡掌柜,卢公公做的是造福于民的大好事,谁会弹劾他?”

    胡不为心说,造福于民?恐怕是造福于你们吧。不过朝廷的事我不管,能省下一笔不菲的装修费,还能又快又好,那也是不错的。

    遂朝着卢若愚作揖求助:“卢公公,就请帮个忙吧。”

    “小事一桩”卢若愚根本不以为意:“你也累了一天了,自己找个位置把肚子填填饱。”

    这边厢赵世将早就等不及了,连连招手:“这里做,等你老半天了。”

    没能当场结实胡不为,苏轼的心里有些失落,不过想到自己和赵世将也是好友,用不了几天,自己也能和这位“食神”交上朋友。

    一想到胡不为的手艺,苏轼猛然想起刚才的炒面和菌菇汤还没过瘾,可惜等他返回自己的座位上,看到炒面和鲜掉舌头的菌菇汤,早已经被同桌吃的一干二净。

    苏轼气极:“你们,你们,为啥不给我留点。”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