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三帝传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五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五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大唐三帝传 !

    一番话说得书肆老板大为惊叹,直赞这小小女子,竟然这般见识,不由又道:“可是,太子便罢了,你又怎知那一旁的,必然是越王爷呢?”

    “一来,这越王爷喜爱美食之名,宇内皆知,故而看他行径,便可知晓。

    二来,虽然越王爷不似太子英武,然气度亦非凡人,如非久居人上,日养宫闺,断不可能养成此等气度。

    三来,越王虽素服平靴,顶上束冠也看似普通,然腰间玉佩挂绳,分明是当今皇后亲手育养,一手制得的金蚕玉丝。

    传说此物极为难得,除今上,皇后娘娘两位圣人,与其亲生子女外,其余宫中之人只有蜀王得。

    外臣之中,也只国舅爷长孙大人,房大人,魏大人各得一缕做帽扣。然一因皇后为人贤慧,三位大人极为尊之;二因此物着实少见,故三位大人均珍视异常,我曾有幸,于会昌寺大水陆法会中得遇房大人夫人,听她言道除大朝会这般大事,三位大人均是再不舍得使用……

    故而小女断定,此人如非蜀王便只是太子亲弟。

    然蜀王现不在京师,太子亲弟二人之中晋王年只五岁与此人年纪不符,加之外传晋王容貌有五分似长孙皇后,肤色偏白。眼前这人却与传说中体态福安,面色微黑的越王更似。

    小女便敢肯定,他必然便是越王无疑了。”

    武士彟听得大为得意,那书肆老板更是惊叹连连,直道好个年幼却见识极广的小女儿。加之其虽着帷篱(一种带着直垂到地长度丝幕的帽子,是唐时女子出门必然要戴的),却隐隐可见其容貌光艳胜雪,便道:“却不知这般好娘子,可是否许了哪位世家子呀?”

    武士彟闻言,面色一变,正欲答言,却听得媚娘道:“世家子?那些成日里只知倚仗家中兄长一辈的纨绔子弟?我才不欲呢!好女子当世,自得适一个当今天下,最了不起的男子才是。”

    一席话,说得武士彟呵呵一笑,那书肆老板,更是觉得媚娘率直可爱,也是一番欢笑。

    这边西市一片欢笑,那边太极宫中,长孙皇后所居甘露殿,却是一片慌乱。

    原因无他,晋王李治不知又从哪里弄了一身的伤回来,且伤得不轻,长孙皇后忧心,原本在宫外体查民情的两位兄长,也是颇为震惊,急忙地回了宫中来探视幼弟。

    甘露殿内殿,软金凤床上,躺着全身脱得只剩贴身衣物,强忍疼痛,吭也不吭一声的稚奴。长孙皇后在一边,只是平静地取了药膏清水软布,与他包扎。

    承乾与青雀匆匆忙忙奔进来,连问安母后,平了那些宫人的礼都不及,只看了稚奴两眼,便勃然大怒道:“果然又是这起子小人!”

    长孙皇后淡淡道:“你们两个现下也越来越没规矩了,连你们姆娘都在,礼也不行,直管往里闯?”

    “母后!稚奴都伤成这样子了,您怎么还这般淡气!”承乾负气道:“这两三年,稚奴总是如这般,全身上下但凡衣物遮住的地方,便被打得伤痕累累,但无衣物遮住的地方如头颈之处,便连丝油皮也没……母后,您明明知道是谁纵子行凶,却为何总教儿臣受这般欺压?母后!您可是正宫皇后,稚奴可是您与父皇亲生的嫡子!便是稚奴这两年来不再如前几年般爱笑喜人,行事阴郁不爱说话了些,您也不能……”

    “不能什么?你以为母后只因稚奴行事阴郁,便不再喜欢他了?”长孙皇后冷道。

    承乾自知失言,只得低头认错。

    青雀却道:“母后,也不怪大哥做如是想,您这般如此,便不是儿臣三人,便是那外人,也只觉您也未免太狠心了些!看着幼子被人欺成这般,却还不追究!母后,您一直教我们,心存仁善是好事,可若太过仁善便是懦弱了啊!”

    长孙皇后闻言,再瞧瞧稚奴身上的伤,也是摇头,叹息道:“你们何尝知道这其中的事由……罢了。今儿个这事,也是那一殿里做得太过了。母后自有计较。你们不必再理会。还有,这般匆匆忙忙回来,也不想着去先见了你们父皇?”

    这下子,两兄弟才猛然想起,依礼二人回宫,理当更朝服,上尚书房的。可现在担心稚奴,竟然全都忘了,当场吓得团团乱转,只一迭声地叫身边宫人赶紧的取了甘露殿中备着的太子朝服与越王冠服,慌慌张张地更了衣,便要往太极殿中去。

    然而刚行一半,两兄弟便被长孙皇后唤下:“切记,今日之事,母后自有计较,你二人万不可将此事告诉你父皇,反而坏了母后的事。知道么?”

    两兄弟虽然心存不满,却终究是孝顺孩子,个个点头。长孙皇后这才笑着一手搂了一个入怀道:“这才是母后的好孩子。罢了……你们二人也许久不见父皇了,且你父皇最近朝政繁忙,又兼之久不外出,你们与父皇议完事后,便请他一同来甘露殿,母后准备好你们最爱吃的酒菜,让你们父子三人好好尽兴一番如何?”

    “好!”

    看着承乾与青雀离开之后,长孙皇后原本温暖如春的笑意,慢慢变得有些发冷。

    缓缓地,她踱回内殿,看着刚刚由花言扶起,着好衣衫的稚奴。

    心下一痛,她坐在床边,慢慢将稚奴抱在怀中道:“孩子,是母后苦了你。”

    “母后,稚奴没事。”稚奴懂事地答:“母后放心,母后的教导,稚奴一直谨记于心。无论他们怎么样,稚奴都不与他们起冲突。因为,母后说过,稚奴是嫡长子,身高位重,更需时刻忍耐。”

    长孙皇后眼泪夺眶而出:“傻孩子……母后却再没有让你忍到这般地步啊!为什么?为什么你可以告诉你大哥你三哥,却独独不曾告诉母后?母后可与你说过,事事处处,都需得让母后知道罢?!”

    稚奴依在母亲怀中,强忍着疼痛与眼泪道:“没关系,他们也只是打过稚奴两次而已。况且母后平素也说过,他们不受父皇怜爱,又成天被自己的母妃骂不成器候,不能争宠。会恨稚奴是理所应当。若是他们打骂稚奴几句,便可消了气,以后不与大哥三哥为难,不害大哥三哥与母后。那稚奴受再多苦,也是值得的。”

    长孙皇后闻言,惊愕怔忡半晌,才扶正儿子小小身躯,看着稚奴的小脸,颤声道:“所以,你一直忍着,是因为……是因为害怕那些人,会害你大哥三哥,害你母后?!”

    稚奴温厚一笑,很高兴道:“母后,这可是稚奴刚刚从大哥那里的师傅处学到的呢!你可不要告诉萧师(著作郎萧德言,李治的老师),若是让他知道,我早已背熟孝经,还偷偷去大哥那里听师傅讲兵书……他只怕要骂我走路未成,便欲奔驰了……”

    不但是长孙皇后,便是周围诸人,也是一片震惊之色。

    半晌,长孙皇后才勉强笑道:“好,好孩子,母后不告诉。不过母后很奇怪,我儿不是一向最喜欢萧师的么?为什么却要这般?”

    “母后,稚奴喜欢萧师,可是不喜欢萧师总只是当稚奴是小孩子,一直将那孝经讲个没完。母后,你得日,与萧师说说罢!那孝经,早在他来第三日,稚奴便已然熟烂于心了。母后……”

    这一闹,却冲淡了殿中方才的感伤气氛。长孙皇后笑道:“好好,我儿聪慧,母后也开心。那改日,母后便去寻那萧师,便说近日你父皇考较稚奴功课,甚是不喜未有新功课。如何呀?”

    “好!”稚奴闻言大喜,拍掌欢呼,又扯痛身上伤口,微微咧了下嘴,惹得长孙皇后心中一痛,几乎就要流下泪来。又怕孩子看到伤心,只强笑道:“看你,高兴过头了吧?你呀……可要记得,福祸总相倚,善恶终共生,千万不要过喜过悲才是。”

    稚奴抱着长孙皇后,便又是一阵好撒娇道:“稚奴记得啦!母后……稚奴都记得,可是稚奴还是觉得,总背那些,不如背兵书来得有趣……母后,你便与萧师说,让稚奴学兵书嘛!”

    长孙皇后大奇,道:“我儿喜欢兵书?”

    一边,花言忙笑道:“娘娘,这呀,奴婢可是知道的。前日里,九王爷与四王爷两个下棋,嘴里不停地念叨什么围魏救赵,什么上屋抽梯……可把四王爷吃了好大一惊,不停地问他从哪里学得的话儿呢!”

    长孙皇后越听越奇,微一思忖,看着稚奴道:“我儿,你想学兵书,却是为何?”

    稚奴想了想,只道:“喜欢。稚奴很喜欢兵书里的道理。总觉得那些人,一个个的都极为聪明。稚奴也想做个聪明人,将来有一天,能够在棋艺上超过四哥,叫他向我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