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康乾盛世当土匪 > 第二十八章共济会的第一步

第二十八章共济会的第一步

作者:如花压寨夫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康乾盛世当土匪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而且李清远选择的这个地方真是大清北方的冶铁中心,这里别的不多,但是铁匠是真的很多,所以郑敬决定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把制作组扩大到一百组,月产火枪一千杆。

    而铁匠又不能靠抢,所以只能通过其他方式了,目前因为李清远一路小心的收集,目前李清远有破损的不能用的鸟铳三千多杆,能用的和能修理的有两千多杆。

    原本没有这么多,但是但是李清远火烧芦苇荡还烧死了不少清军,他们的火铳被捡回来都回收到了清军临清的废铳库里,加上临清等几个城市战斗士兵缴获的火铳所以一下子就有了这么多。

    两千多杆能用的李清远打算用来训练,剩下的三千五百杆能制造一千多杆燧发枪,所以这次郑敬打算让共济会出去,开始收集必要的物资。

    除了枪之外,火药也是一种重要的战争资源,不过这些都不怕,因为土法制硝和土法制硫磺在华夏是相当普及的,虽然清朝屡次禁枪,但是还是有不少人会,而且天工开物佳兵篇对于制造方法也有详细的论述。

    凡硝,华夷皆生,中国则专产西北。若东南贩者不给官引,则以为私货而罪之。硝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近水而土薄者成盐,近山而土厚者成硝。以其入水即硝熔,故名曰“硝”。长淮以北,节过中秋,即居室之中,隔日扫地,可取少许以供煎炼。

    凡硝三所最多:出蜀中者曰川硝,生山西者俗呼盐硝,生山东者俗呼土硝。凡硝刮扫取时,(墙中亦或迸出。)入缸内水浸一宿,秽杂之物浮于面上,掠取去时,然后入釜,注水煎炼。硝化水干,倾于器内,经过一宿,即结成硝。其上浮者曰芒硝,芒长者曰马牙硝,(皆从方产本质幻出。)其下猥杂者曰朴硝。欲去杂还纯,再入水煎炼。入莱菔数枚同煮熟,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则呼盆硝。

    凡制火药,牙硝、盆硝功用皆同。凡取硝制药,少者用新瓦焙,多者用土釜焙,潮气一干,即成研末。凡研硝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凡硝配定何药分两,入黄同研,木灰则从后增入。凡硝既焙之后,经久潮性复生。使用巨泡,多从临期装载也。

    而硫磺的制造方法在燔石篇也有详细的论述:

    凡硫黄,乃烧石承液而结就。著书者误以焚石为矾石,逐有矾液之说。然烧取硫黄,石半出特生白石,半出煤矿烧矾石,此矾液之说所由混也。

    又言中国有温泉处必有硫黄,今东海、广南产硫黄处又无温泉,此因温泉水气似硫黄,故意度言之也。

    凡烧硫黄石,与煤矿石同形。掘取其石,用煤炭饼包裹丛架,外筑土作炉。炭与石皆载千斤于内,炉上用烧硫旧渣罨盖,中顶隆起,透一圆孔其中。火力到时,孔内透出黄焰金光。先教陶家烧一钵盂,其盂当中隆起,边弦卷成鱼袋样,覆于孔上。石精感受火神,化出黄光飞走,遇盂掩住不能上飞,则化成汁液靠着盂底,其液流入弦袋之中,其弦又透小眼流入冷道灰槽小池,则凝结而成硫黄矣。

    其炭煤矿石浇取皂矾者,当其黄光上走时,仍用此法掩盖以取硫黄。得硫一斤则减去皂矾三十余斤,其矾精华已结硫黄,则枯滓逐为弃物。

    对于李清远来说,只要教会山民土法制硝的办法,然后在去私矿购买硫磺,那么火药工业就全乎了,至于颗粒火药武备志有记载:

    制火药,每料用硝五斤,黄一斤,茄杆灰一斤。以上硝、黄、灰共七斤,分作三槽,定碾五千五百遭,出槽。每药三斤,用好烧酒一斤,成泥,仍下槽内,再碾百遭,出槽。拌成粒,如黄米大,或绿豆大,须入人手心然之不觉热,方可。

    当初为了写好一本书,这些资料李清远都保存在了手机里,现在乾隆正在搞文字狱,这些书都是**,市面上根本找不到了,据说天工开物一度在华夏绝迹,后来是从倭国翻译版本才得以传播。

    所以李清远觉得自己有义务反清,只为了中华传承得以继续,必须干翻这个狗日的,想想四库全书正在编写吧,图书还在收集整理,也就是说李清远还有机会敢在乾隆毁书之前把书收集保存起来一部分。

    李清远去共济会培训那边,经过马家庄一战之后,李清远招募到了两百多本地人,使得共济会也补充了十多个本地人,这样一来下山宣传的工作就可以开始了。

    共济会第一批共济目标李清远定在铁匠身上,铁匠除了能骗回来造枪之外,认识多了铁匠那么熟铁的来源就变得广泛了,光靠旧铳回收怎么可能满足工坊的需求,所以后期肯定要购进铁料。

    但是矿场都控制在乡绅地主手中,这些人对于这种私下交易防的还是很严的,想要私下获得铁料很难,所以从铁匠铺里购买就成为了一个躲避清廷的追查的办法。

    安排好之后,共济会就开始分批出发,其实共济会现在这一套,李清远已经完全去宗教化了,反而更像是保险的销售办法,用卖保险的方式来推动共济会的发展。

    其实用安利的办法传播可能会更快,但是李清远就是怕太快,快了就容易乱,万一大家一看有利可图都去传播那被发现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矿山镇及其附近是共济会发展的重点,哪里有铁矿,有冶炼炉,也有不少铁匠,下山的会员以买农具为借口和这些铁匠交流,通过情报人员提供的大略情报他们在细细打听。

    为了不至于出差错,李清远特地让天理会的人在镇子外边接应着,矿山镇这边有一半以上的矿都是私矿,镇子附近加上矿工和为矿上服务的人员超过三万多人。

    而这样的矿场邯郸附近还有不少,邯郸作为华夏最古老的冶铁中心之一,不要说现在就是后世还陆续有新的铁矿被发现。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