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当太后 !
周王系的汝阳王子坣性情暴虐。内官春彬在王府中欺瞒作弊,他就派军校六人将其打死,言官和太学生又找了其他的罪状,还得夺爵。
汪舜华简直不敢想象周王系现在的心情。
偏偏这时候勋贵也不省心。彭城伯张瑾收其妻朱氏从嫁婢为妾,婢死自称次妻,上章乞祭祀。被礼部驳回,结果在北直隶清理土地的言官逮到了这个反面典型,忙里偷闲一起弹劾,说他紊乱家法、上欺朝廷,难处以常律。
彭城伯夫人朱氏是成国公朱永的姐姐,温良贤淑,汪舜华对她印象不错,招朱夫人入宫说了一通:“我知道你贤惠,但该有的体统不能少!你还在呢,成国公府还在呢,他就敢这么胡闹,不仅是让你难堪,让成国公府难堪,也是在践踏国法的威严!我今儿若不处置她,回头全天下的男人就该有样学样,一起宠妾灭妻了!可不是人人都有国公弟弟撑腰的!”
本来打算求情的朱夫人也就住嘴了。
汪舜华不依不饶的:“他可曾欺辱了你?若有什么事,你只管与我说,我断不能让功臣烈士之后,平白遭受这样的践踏!”
朱夫人忙说没有:“只是那丫头跟他好些年,有些情谊罢了;当时还是妾身建议的,都怨我,一时糊涂。”
汪舜华叹气:“你既要替他遮掩,我也就不为难你。只是这样紊乱家法,不能不加以惩治。”
转头下旨,革了张瑾冠带,闲住。
七月底,前往怀庆府削藩的襄城伯李瑾上报了一个惊天丑闻:郑王世子祈锳违越礼法,弃妃立妾;他的弟弟泾阳王祁铣还助纣为虐!
真的不是诬陷,而是被官方认定的事实。
事实上,郑王系的名声并不好。郑王瞻埈是仁宗次子,李贤妃所出。仁宗崩逝时,张皇后命令他和弟弟襄王瞻墡监国。后来宣宗亲征乐安,仍然命他兄弟守北京。最初封在凤翔府,后来改在怀庆府。个性暴厉,数次杖打死人,早在正统五年就受到皇帝的严重警告,后来把御史周瑛派为他的长史,行为才稍有收敛。
这位世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历史上他继承王位以后,多有不法行为,而且对世子很刻薄,儿子年纪老大不给娶妻,被皇帝骂了几次。
都知道汪太后和大臣们憋着坏,李瑾自然很有眼光的认真查证,郑王喜欢杀人,这在当时不是什么新闻。他也确实在这方面下的力气,其实这也是普遍的想法,查查藩王有什么鱼肉百姓的行为,郑王父子当然并不例外,侵占民田、发放高利贷之类的一样都不少;哪知道在选内官回京的时候,得到了这样的丑闻——郑王世子嫌王妃韩氏年老色衰,有了新欢。正史盖章:世子妃为兵马指挥韩俊之女,正统十二年册封。世子被宠妾迷惑,放言:“这女人又老又丑,百年之后怎么能跟她安葬在一起?”于是把她扔在别室四年,放纵群婢凌逼至死;还上书说是因为鞭挞奴婢,惊惧自缢。
韩妃死于景泰七年正月,景帝没怎么放在心上,下令赐祭葬,这件事便过去了;历史上朝廷听到风声,遣官取至京师戒谕,打了顿板子,又打发他回去了。
汪舜华当年听说过韩妃自杀的事情,觉得实在太侮辱智商,这年头不讲究什么平等,正妻欺负妾室很正常,怎么可能自杀?
只是她和景帝都要想着怎么跟太上皇抢皇位,不敢轻易得罪藩王,尤其这样的近枝宗室,也就没理会;现在总算有功夫了。
长史江万程向李瑾揭发了不少郑王府的阴私。
李瑾带着人细细的审问当时的情况;又查清楚郑王如今卧病在床,世子终日和弟弟们吃酒饮乐,或者和小妾厮混,哪管老爹死活?何况老娘过世多年,无人约束,长史江万程劝谏,被他痛打,甚至利用自己掌管王府的机会,削减父王衣食;即便节日也不去问候。实在不仁不孝、无礼无义之至!
郑王系奇葩不止世子一个。郑靖王生了四个儿子,长子就是世子祁锳,次子新平王祁锐、三子泾阳王祁铣、四子朝邑王祁镕,长子和老四是嫡子,其他两个庶出。新平王景泰七年薨,无子除国;泾阳王娶东城兵马指挥司副指挥张斌女为妃,有过两个儿子,都夭折了;朝邑王娶群牧千户所副千户呼斌女为妃,膝下空虚。
郑王世子如此奇葩,他的弟弟自然好不到哪去。朝邑王还好,老老实实的;泾阳王就是真奇葩了,当年他哥哥宠妾灭妻最后逼人致死,他没少出主意,所以朝廷把他们兄弟一起招到北京痛骂;既然臭味相投,又是同胞兄弟,感情还不错,世子几次上书,说他弟弟没厨子、没小厮、没洗衣妇,说妹妹找不到如意郎君,皇帝觉得他们骨肉情深,于是都给了,还特许放宽选择范围,哪知道是这么个混球。
如今事情报到北京,汪太后大怒不说,群臣也很愤慨:其实如果只是侵吞民田之类的,只要不太过分,朝廷也就让你把田地还回去,毕竟这算共性问题,这回动静太大,朝廷也不想太咄咄逼人,否则都来个背水一战,只会适得其反。
但是不孝父亲、逼死嫡妻,这问题就太严重了,不孝、不义属于民间常说的十恶不赦,一般人是必须杀头,宗室不必杀头,但是除国那是免不了的。
郑王世子和泾阳王一起被发配凤阳,郑王被痛骂了一顿,当晚就翘了;郑藩除国,朝邑王是嫡子也不管用。
当然,汪太后还是格外开恩:郑王世子妃留下的嫡子见滋今年已经八岁,考虑到他母亲的惨死,把他接到北京,由皇室抚养成人。
大家有点奇怪汪太后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么个小布丁,搁以前不奇怪,只是现在力行削藩,多少王孙公子没有着落。如果说有别的打算,也不至于——郑藩都除了,如果想要赶尽杀绝,扔进凤阳就行,没必要多此一举。
只是汪舜华记得,郑王系出了一位天才的科学家,叫朱载堉,发明了五音十二律,比欧洲早几百年。
这样的人物,一定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胎死腹中啊,罪过太大了。
她没有记错。郑王系虽然前期混蛋辈出,但是后来却画风突变。见滋的孙子恭王厚烷是位折节下士、读书能文的贤王;而他的儿子朱载堉则是伟大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九月中旬,汪舜华收获了一个意外之喜:赵王祁镃薨。他是赵惠王瞻塙的嫡长子,正统九年封为世子,景泰六年袭封,享年三十。追谥悼王。
值得高兴的是,他没有嫡子,而且整个赵王系,没有一个根正苗红的嫡子!
明朝封过两次赵王,一个是太祖第九子朱杞,刚戴上王冠就夭折,小屁孩还不满两周岁,自然除国;然后就是太宗皇帝的第三子朱高燧。太宗虽然后宫无数,但只有四个儿子,最小的高爔幼殇,也不知道他妈是谁,前面三个全都是徐皇后所生的嫡子,长子高炽就是仁宗,次子汉王高煦因为造反被杀除国,老三就是赵简王高燧。这家伙不是省油的灯,仗着父兄的宠爱多行不法,又与汉王阴谋夺嫡,经常打太子的小报告。导致太子下属经常得罪。太宗查到他的不法事,大怒,诛其长史顾晟,褫其冠服,因为太子力解,这才免罪。择国子司业赵亨道、董子庄为长史辅导,高燧这才稍改行。
后来太监趁着太宗生病,伪造诏书,想要毒杀太宗,废太子、立赵王。事情泄露后太宗大怒,杀了外人就来抓儿子,得亏太子求告,说都是下面做的,这才打住;宣宗平定汉王之乱,有人打小报告,说赵王当年和汉王勾结在一起,宣宗没听,赵王很识相的把侍卫交出去,这才没话说了。
赵简王的次子赵惠王朱瞻塙在位二十三年,没什么劣迹;他的嫡三子就是悼王祁镃,在位四年。他有三个儿子:长子见灂、次子见淇、三子见洽,但都是庶子!其中见灂今年八岁。
再往上推,赵惠王有八个儿子:长子悼王不说,老六死得早,没有封;次子临漳王祁鋆、三子汤阴王祁釒芮、四子襄邑王祁鋥、五子洛川王祁鋹、七子南乐王祁鉷、八子平乡王祁鏸,无一例外,都是庶出。临漳王和他哥的关系很不好,景泰七年底两人互相诬告,气得已经染病的景帝大怒,下诏大骂了一通;后来临漳王恳求封自己的母亲王氏为惠王夫人,接到自己王府居住。
再往上,赵简王曾经结过两次婚。原配徐氏,永乐九年三月因无子被废;续弦沐氏,沐晟的女儿,当年十二月册封为赵王妃。沐妃生下两个儿子:长子瞻坺,在他妈被立为王妃前一个月出生,结果宣德二年比他爹先死,当时才十七岁,还没结婚,没有留下后代,这才轮到弟弟接位。他弟弟比他小一岁,永乐二十二年受封安阳王,宣德七年袭封赵王。在位二十三年。
所以归根到底,现在赵王系没有一个符合要求的,那么皇帝陛下只能宣布,除国;当然,考虑到三个孩子都还没有成人,又是近枝宗室,出了热孝,就到北京由皇室抚养。
悼王的三个儿子均分了王府的产业——专指金银细软,其他的就别提;王府收回不说,赐给赵王的土地也要回收,你们自己买的土地已经在纳税了,也允许你们继承;另外出于宗族情谊,各赏了二百两银子。这也是以后处理类似事件的模板。
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和王位擦肩而过的家伙其实不是一个省油的灯。见灂在历史上被称为靖王,但名声相当臭,干了很多违法乱纪的事,甚至先后杀死十多人。
赵简王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后代儿孙也出了不少不肖之徒:南乐王祁鉷杖杀二人,与临漳王祁鋆、汤阴王祁釒芮俱强买妇女,夺人畜产,所在军民暨行旅出其途者,多被扰害。
这是此前就发现的,这回言官们带着太学生去,当然发现了更多的问题,于是没有疑问:南乐王、临漳王、汤阴王俱夺爵为民,发配凤阳。
大家都很高兴,只是汪舜华批阅的时候,还是有点百感交集的:赵王是太宗嫡子,而太宗以后的嫡出,目前也只有仁宗的嫡子襄王瞻墡和自己的齐王见润而已;即便再加上太祖,也只有秦王、晋王,还有刚刚除国的周王。其中周王系名声相当不错,尤其原本应该上位的通许王,在朝野极负重望;而且这次因为嫡庶的原因,周王系已经有好几位失去了王爵。虽然说现在很痛快,这仇恨拉的也不浅;只怕以后相见尴尬。
看来,还是要想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