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明朝当太后 > 158、鸡飞狗跳藩王府(二)

158、鸡飞狗跳藩王府(二)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当太后 !

    不老实的还有肃王。

    如今的肃王赡焰是太祖的孙子,历史上被称为康王。其父庄王朱楧,是太祖庶十四子。

    看看康王这辈分,正儿八经的皇帝的曾祖父辈!

    但辈分高也不管事,现在只认嫡庶,不管辈分。肃王早在永乐二十二年袭爵,如今年近六十,膝下只有洵阳王禄埤一个儿子,还是庶出,独孙贡錝同样也是庶出;再往上,肃王本身就是先王庶长子,还是独子,所以他死了,除国没有疑问。

    实在是岂有此理!

    我们父子两代人辛辛苦苦为朝廷戍边,结果没有任何罪过,就要被朝廷除国,如果是皇帝的旨意,倒也罢了,偏偏是汪太后的旨意。

    汪太后是什么人?一个女人!她这样欺凌宗室,想学武则天吗?

    肃王的脑袋马上就炸了。

    废话,他脑袋不炸,儿子洵阳王也会逼着他炸——熬了这么些年,眼看着父亲老了,自己可以上位了,朝廷居然来了这么一出,是可忍孰不可忍?

    看着儿子咬牙切齿,又看着刚学会走路的孙子,肃王咬咬牙,同意了,马上发勤王诏书,号召天下藩王一起起兵,铲除汪太后这个妖孽,扶持王室——他还煞有其事的说孙太后、隐皇帝、钱皇后乃至世宗皇帝的死,都是汪太后干的。

    平定肃王叛乱,只用了不到一天。

    原因很简单——侍卫不干,而且他遇上了一个神对手。

    废话,朝廷有旨,侍卫自然要堵着肃王府,要求兑现,而且王府里一大堆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大家早就眼馋了,就等着买房置地娶媳妇。

    造反?人家傻吗?

    因为肃王府临近边关,民风彪悍,因此汪舜华把成国公朱仪派来削藩,还带来了都指挥佥事赵辅。

    现在还不名一文的赵辅是明朝中叶著名的将领。他字良佐,凤阳人,袭世职济宁卫为指挥使。历史上以征讨大藤峡瑶民起义功封武靖伯;后拜总兵官征辽东,连战有功,进封侯爵,去世后追赠容国公,谥号恭肃。

    这回因为北方没有大的战事,未能脱颖而出前往广西征讨,但是到军校学习,得到了王骥和陈懋的赏识,又向于谦上书言军事,得到于谦的赞赏,考虑到他的堂兄复封广德侯,于是把他派来了。

    和宁王一样,肃王也打算先干掉两个钦差,然后造反;只是他没有打算在酒宴上摔杯为号——他很清楚,现在侍卫的人心已经散了,要想招呼大家造反,空口白牙干吆喝没有用,肃王府的家财掏空了也不行——还要准备军饷呢,怎么办?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趁夜脍了钦差,然后逼侍卫跟着自己干,再正式发檄文。

    千算万算,忘了钦差也是会算的。

    朱仪和赵辅出京前得了于谦的提点,又了解过肃王府的情况,因此加强了防备。等到肃王府的侍卫悄悄来禀告消息,两人商定,索性将计就计,预先把所有人马调出来埋伏着,等到王府的人放起火,肃王和浔阳王打着救火的旗号前来喊打喊杀,却不见有人逃出来,转过身一看,朱仪和赵辅分两路杀出来——王府的侍卫一看,一哄而散,朱仪不费吹灰之力,生擒了肃王父子。

    其实肃王系在历史上是很平庸的一支,没什么优秀人才,但也没什么奇葩,属于小透明;但狗急跳墙,鱼急撞网,就这么晚节不保。

    同样不甘心被削的还有封地在附近固原镇的庆王,也面临和肃王一样的问题:无嫡。

    庆王是太祖皇帝第十六子庆王朱栴的后代,被封在甘肃省宁夏卫。朱栴在历史上以才学著称,正史盖章:“天性英敏,问学博洽,长于诗文”,书法也是名闻遐迩,“海内传重,视为珙壁。”

    太宗靖难成功后,加大对宗室的限制力度,庆王晚年过得很不如意;现在的庆王朱秩煃,是朱栴的四子,正统四年袭封,是皇帝的曾祖父辈,寻常人镇不住;加上宁夏靠近边关,民风彪悍,汪舜华很担心庆王出点幺蛾子,搞些内外勾结,或者竖旗造反一类的,于是就把抚宁伯朱永派来,还准他便宜行事。

    朱永虽然才三十岁,可将门出身,抚宁伯朱谦的儿子,十六岁就跟着父亲在宣府前线作战;景泰二年,袭封抚宁伯,历史上前后八次获佩将军印,在内总管十二团营兼掌都督府事,位列侯勋均名无与之相比。

    看看这彪悍的人生履历!

    这回也差不多是一样的。

    抚宁伯很明白汪太后的意思,虽然都姓朱,但只是同姓而已。人家自家人都不含糊,自己一个外人没那么多同情心。于是带着人前来削藩,庆王没有老爹的才学,但是老爹的不甘心,还是感同身受的。在位都二十多年了,一直待在宁夏吃沙子,中间也提到过想内迁,皇帝没理会,也就罢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么些年,本来以为心气被磨平了,哪知道临了出了这么个圣旨。没有嫡子不能袭爵,偏偏自己和五个兄弟全部庶出,自己的六个儿子也全部庶出,以后只能除国,更要命的是四子、五子早死,剩下的四个孩子都还小,都还没有封爵——就怪汪太后,其实按照年龄,景泰末年的时候几个孩子就该给爵位了!

    现在可倒好,王位没了,郡王都没有!

    想到老娘辛辛苦苦讨得父皇的欢心,才挣得了这个王位,如今居然就这么没了,说不准还要被老冤家真宁王挤兑,庆王气不打一起来,看着四个儿子,决定铤而走险。

    他倒没有胆大到认为仅凭王府的几把枪就能搞定钦差,然后造反的地步,而是想多拉拢一些人——宁夏是边城,这里有很多少数民族,尤其很多元朝留下来的降兵,现在庆王派人去拉拢他们,许诺成功以后就封王。

    只是抚宁伯军旅出身,知道庆王心怀不轨,自然要加强防备,派人预先埋伏在王府门口,很顺利的抓到了间谍,得到了书信,安排好了,还没等庆王在城楼上举火,就被他一举拿下,直接冲进王府,把人往地上一丢,庆王就被拿下了。

    事情还没有到此为止。

    庆王准备联络的那个人,叫做满俊,是固原开城的土官。

    历史上成化五年,他聚众数万起事,自称招贤王。陕西总兵任寿、陈价一边上书告急,一边出兵讨伐。结果任寿、陈价讨伐失利,满俊占领石城;宁夏总兵官广义伯吴琮与满俊战,大败,都指挥蒋泰、申澄被杀。宪宗派项忠、刘玉、毛忠率兵围困石城,毛忠中箭身亡;项忠救援被满俊围困的刘玉,断绝城中的水源,诱俘了满俊。

    但这回不一样。

    满俊和庆王走得比较亲近,知道庆王造反失败,担心事情败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提前造反。

    抚宁伯得到了书信,自然有心理准备,听说满俊造反,马上带着从庆王府那里抽来的六千侍卫就冲过去。抚宁伯既然军旅出身,战功赫赫,对付满俊这厮那真是轻而易举,他亲自侦察敌情,制定进攻方案,和任寿、陈价内外夹击,满俊就悲剧了,虽然占领了石城,但被断了水源,没多久就被叛军捉住拿出来邀功,事态很快平息。

    不久得到汪太后的圣旨,抚宁伯选了几百个表现突出的壮士,将其他的侍卫交给宁夏镇,就押着满俊回京献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