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
虽然朱三太子是块砖,但也不是谁想搬就能搬。
武拂衣非常怀疑吴医员的脑子不够用,他敢说是被反清复明的人威胁了,不就是自爆与反贼相关
“你说家人被反贼打了,也就是有人证与物证了”
“是的,四月二十七日,小人的女儿在往返脂粉铺的路上被人揍了一顿,这会身上还有伤。”
吴医员已经交代了,他本身不愿意破坏实验,但害怕家人性命收到威胁,逼不得已才做了此事。
前因并不复杂。
小吴姑娘今年十二岁,在购买脂粉后,她与侍女被两个蒙面人挟持入暗巷。
蒙面人对她拳打脚踢,当场就把小姑娘给吓懵了,是连呼叫也不敢。随后,蒙面人塞了一封恐吓信让她转交吴医员。
小吴姑娘被吓到差点昏倒,可不敢对外声张怕坏了名声,只能说是不小心摔倒了。
在侍女的陪同下,两人惊慌失措地回到家。把信给了吴医员,这才发现是有朱三太子主谋要破坏牛痘实验。
“小人句句属实。”
吴医员说“那封威胁信还在小人的书房内,小人真是被迫的啊。”
这话说得就差指天发誓,好似真是朱三太子想趁势作乱。
此刻,胤禛冷不丁地抛出一问,“吴医员,你儿子多大了”
吴医员不明就里,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他也不敢不答,只能回答,“五岁。”
胤禛抛出了第二句,“你一共有几个孩子一男几女”
吴医员意识到了什么,开始支支吾吾没能立刻回答。
武拂衣见状,瞬间明白胤禛提问的用意。
不管吴医员背后有哪位“大聪明”指点,让他居然地搬起朱三太子这块砖,反正口供之中每件事都发生了。
小吴姑娘被蒙面人打是真的,威胁信也确实存在,看起来就像是真有其事发生一般。哪怕想要找人对质,但不知反贼去了哪里。好似验证了吴医员是被胁迫来下药的。
这样看似闭环的逻辑,却有可能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戏码,而隐去了背后主谋。
威胁信相对容易捏造,但小吴姑娘要挨一顿真的打。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人饥易子食。
假设吴医员根本不在意女儿,那么为了演得逼真,在小姑娘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吴医员安排的人揍一顿未尝不可能。
别说吴医员做不出来,他都能给参加实验的孩子下毒,从这一条足够看出他没有医者仁心。
不在乎女儿,只在意儿子,重男轻女是这个时代的通病。
胤禛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才问吴医员生了几男几女。
武拂衣紧盯吴医员,接着胤禛的思路推测下去。
“你接连生了几个女儿,但只得了一个儿子。平日,对儿子是千依百顺,对女儿就当是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吧”
吴医员被说中了事实,心虚地低下了头。
武拂衣没有继续逼问,就讥讽地撂下一番话。
“你既亲口承认与反贼有过交集,不论是主动或被动,此事绝无可能善了。大清律你可能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与谋反相关事件,彻查全家是一定的。你儿子也逃不掉。”
什么
吴医员瞪大了眼睛,他确实没读过大清律。医员这一职位压根没有品级,压根算不上什么官员,就是一个小吏。
“四贝勒开恩啊小人的儿子只有五岁,就是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
“他不懂,你该懂。还有什么想交代的现在说还算坦白从宽。”
武拂衣瞧着吴医员,确定了这人就是一个法盲。
朝廷里,类似的糊涂人恐怕只多不少,而既愚蠢又贪心的怕是更多。
话说回来,这人要是不糊涂怎么会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做事,哪怕真是被胁迫也不行。
吴医员后知后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却还有点犹豫不决没有立刻交代。
张御医吩咐了,只要办好这件事将来就许他儿子一个前程。他这辈子混不出名堂,但给儿子总想留点什么。
虽然朱三太子事涉反贼,但瞧着过去那些年,皇上在判案时也不是全部严惩。
两年前,皇上还去了金陵祭拜明太祖之墓,昭告天下说,想要查访朱家皇室后嗣还剩几个人,为了授予他们看守明朝帝陵的重要差事。1
武拂衣瞧着吴医员的模样,知道这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这事还不能说吴訫愚蠢到底,更该说是康熙的演技太好。
前年,颁布圣旨说要优待明朝后裔。这事还真有人信,信的人怕也是不少。如果朝野上下不是真的相信,又怎么能钓出明朝遗孤。
“来人,将吴訫先押入暗室。”
武拂衣没和吴医员再扯皮,就让侍卫长庆复把人铐走了。
这就叮嘱胤禛继续严格看管庄子,而她要向康熙上报此事。
吴訫看不明白,她不会跟着傻,扯到朱三太子的事还是让皇上去烦心。
拔萝卜带出泥。
选择在北郊庄子上投毒,是柿子挑软的捏还是特意针对武格格
有人就有江湖,有利益就有斗争。
齐心协力是美好希望,正因为罕有而被人歌颂。
鬼知道吴訫背后涉及几方斗争。
武拂衣没有过度深入,而上报康熙去严查。她能做的就是加强防范,尽力减低混乱出现的可能性。
端午当天,康熙桌上摆放的不仅是粽子,还有北郊传来的朱三太子胁迫医员投毒案。
读完老四的折子,第一反应就是太医院必须整治了。
别管是谁让吴訫投毒,今天他说迫不得已对实验者下手,明天会不会对宫内下手
太医院众人都有出入宫廷的机会,而且也有接触与准确使用毒物的方法。
这岂能不引起重视
几乎是立刻,康熙就派人将吴訫押送回宫,并且全面控制住吴家一家。
直到面对皇上,吴訫终于意识到自己犯的事有多严重。
在抄家灭族的警告下,他再也不信张御医说的上头有人作保,而将真话都供述出来。
他不知道是谁借着朱三太子的名义行事,顶头上司张御医张慈让他在北郊庄子内下毒。
制造实验者死亡的混乱,也就制造武格格管理失误的罪责。
从恐吓信到女儿被打,都是自编自导自演的戏码,为的就是坐实朱三太子派反贼作乱的借口。
为什么选择朱三太子为替罪羔羊
因为这样一来就抓不到真正的闹事者,可以把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
康熙闻言很快将张御医拿下。
由于吴医员供出张慈了毒物,这笔毒物来源的确能查到张御医的头上,是让他无从辩驳。
如果没有人主导,张御医不会无端去下毒。
康熙几乎立刻有了第一怀疑对象,索额图主张借牛痘研究给太子制造威望,却没能成功。马上招来监视索额图的暗探,坐实一条线索,格尔芬在四月初与张御医有往来。
那么是索额图指使下毒吗
最终,张御医招供出了索相。
他不敢不招,因为皇上说了如果不招,他就是谋反罪名。
张御医终于明白了现实情况,他想要后悔却迟了。
原来,扯上前明后裔,皇上的态度与两年前对外宣称会善待朱家后人时截然不同,是能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哪有什么仁慈,只有满满的残酷。
这下子,张御医不敢再隐瞒,提到是格尔芬让他制造实验者死亡事件。
不过,他没有提起八福晋针对武格格,这话是打死也不会说了。
得罪了太子,得罪了四爷家,也就不能再得罪八爷。只有这样才能留有一条退路,哪怕自己会被处死或流放,但好歹也要给家里人留下退路。
事情牵扯到了索额图,也就是牵扯到了太子。
康熙将张御医与吴医员先下狱,却在处置幕后黑手时有了一些犹豫。翻来覆去,几天之后做出决定,对外隐瞒了此事的主谋。
他给自己的做法找了一个理由。牛痘研究是利国利民的善举,而给索额图定罪很容易让人认为太子残暴无情,根本不顾百姓死活。
即使如此,也以其他罪名将格尔芬先革职了。
不是不办索额图,而是稍微等一等,将他与太子切割开来。
不只于此。
康熙还继续深挖,不放过任何的可疑痕迹。
和张御医接触的,仅仅是格尔芬吗或是还有别的人
哪怕找不到确凿证据也无妨,该给的警告是绝不会少的。太子都被牵连其中了,其他人别想逃过。
这一头,查办着下毒案。
另一边,牛痘实验的进度并没有停止。某些人即使内心不安与恐惧,也必须坚持下去。
郭络罗氏怎么都没想到张御医胆子大到那种地步,竟然利用朱三太子的名义行事。
而且她也没让张御医下致命毒物,说的是要给武格格制造混乱,那是不能闹出人命。闹得太大了,延误了整个实验进度也对她与胤禩不利。
万万没想到张御医有此操作,而且他的背后还站着一个索额图,这人居然是两头通吃。
不幸中的万幸,张御医知道要留退路,没把她给供出去。
没被供出,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郭络罗氏提心吊胆,反复回忆当时的情况。
她是以正当理由借着种人痘联系张御医,除了自己这方与张御医没对第三方提过,更没留下任何证据。
康熙应该查不到她针对武氏的证据,哪怕是蛛丝马迹也不会有。
郭络罗氏不敢再生事,而全力投入了管理实验者之中。
事到如今,她一定要做得出色,哪怕皇上有所怀疑,也能看在她的功劳上不降罪。
于是,端午节的下毒事件后,整个牛痘实验区反而进入了空前的平和状态。
直至五月底实验结束,一直风平浪静,没有再掀起过一丝波澜。
好消息随之而来,实验结果出炉了。
参与实验的一共有两百零二人,在接种牛痘后,所有人都顺利免疫了天花病。不论男女老少,身体强壮或虚弱,都没有对牛痘出现不良反应。
这代表着以牛痘取代人痘是有理有据,推广应该要提上日程了。
六月初,实验者拿着补贴金,欢欢喜喜地各回各家。
康熙也在朝会上对此次实验的负责人给予了高度赞扬,毫不吝啬是将四阿哥与八阿哥从贝勒进封,一为雍郡王,一为廉郡王。
封赏却未到此为止。
这天,太后很少见地发出了两道懿旨。
一道是加封四贝勒府的武氏为侧福晋,另一道却是给八贝勒府指了一位侧福晋张氏。
前朝与后宫都知道太后向来不管事。
偏偏后宫没有皇后与皇贵妃,如今最高的位份就是惠、宜、德、荣四妃。
这回看似是太后下旨,其实就是皇上的意思。
如果说武格格被封侧福晋,是凭着她英勇参与首批试种的勇气,那么突然冒出一个张氏,以侧福晋的位份被被指入八爷府就耐人寻味了。
张氏去年参加选秀,被留了牌子,但一直没有指婚。
其父张之碧目前做着知州,按理说他的女儿不可能被直接指为侧福晋。
在往下挖,张之碧与张御医是出了五服的亲戚。
双方并不怎么往来,可现在因为这个指婚让人产生了联想。
张御医因为阻碍牛痘实验一事被问罪,张之碧的女儿却被抬举成了侧福晋嫁给胤禩。
皇上究竟是朝谁的脸上扇巴掌呢
郭络罗氏接到懿旨后整个人如遭雷击,就像是按在地上给打昏了。
宫内来传旨时,还特意叮嘱了她一番话。
此前,八福晋忙着管理实验事宜,八爷府中又没有其他女眷,怕是没人照顾胤禩生活起居。
太后体恤八爷与八福晋的辛苦,特意选了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姑娘。让郭络罗氏务必要善待张氏,能尽快让张氏有孩子是最好不过了。
此时,郭络罗氏内心明白,康熙怀疑她也是唆使张御医下毒的主使者之一。
哪怕没有任何实质证据,但也照样可以往她最痛苦的地方狠狠扎一刀。不似前几年给她与胤禩拒绝的机会,这次直接指一个人下来,让她不要也得要。
郭络罗氏等到传旨太监一离开,就把满屋子的瓷器都给砸烂了。
对这道旨意的第一反应,她真想冲去宫内抗旨,但脚步刚刚到房门口就缩了回来。一旦出了门,她还能保住福晋的头衔吗
顺治帝废过皇后,康熙废了她这个儿媳也不无可能。
再多痛苦与不甘,也只能往肚子里咽下。
郭络罗氏不得不认了此次竹篮打水一场空,非但没捞着功劳,而且还被皇上狠狠羞辱了一番。
如今,她只能自我安慰,张氏入府也就是多一副碗筷,只要胤禩不去就可以了。她可以相信胤禩的,对吗
几家欢喜几家愁。
胤禛也没想到侧福晋的封号来得这样快。一下子就从武格格,变成武侧福晋。他以为还要奋斗一阵子的,汗阿玛此次倒是过于“大方”。
“我没记错的话,前几个月你以侧福晋为目标奋斗着。”
武拂衣将加封的旨意带来了北郊庄子,武氏被封侧福晋是要上玉碟的。
依照如今的规矩,虽然与嫡福晋无法相提并论,但也算是正儿八经的皇家媳妇了。
得到想要的,就一定能高兴吗
胤禛在接旨时,没有多少奋斗成功的喜悦。除了荒唐感,更意识到一件事,汗阿玛是真的偏爱太子。
从太医院被清理到格尔芬被革职,有心人不难发现索额图在其中掺和一手。皇上却没有明确降罪,就是在力保胤礽的太子形象。
惩戒不了太子相关的索额图,却不会放过其他人。
太后的两道懿旨封了的两个侧福晋,就是康熙狠狠向郭络罗氏的脸上狂扇巴掌。
很可能是没有找到确凿证据,表明郭络罗氏唆使张御医下毒,否则就是直接降罪了。没证据又如何,皇上能力保太子,也就能把气撒到别的地方。
这样一圈绕下来,武氏被封侧福晋,不过是皇上权衡利弊后下的一步棋。
武拂衣见胤禛一直不说话,故意问,“位份到手,你怎么不笑一个”
胤禛怒目瞪了回去,他想明白封赏里的弯弯绕绕,得多缺心眼才会开心
当成为武氏,得了进封,但清醒的思考一遍遍提醒他,自始至终,他都不是被父母偏爱的孩子。这老鬼居然还让他笑一个,简直就是哪壶不提哪壶
武拂衣瞧着胤禛憋气的样子,今天的心情又好了一些。“你气什么呢笑一笑十年少,我明明是为你好。”
胤禛他不瞎,没有信了鬼的邪。
武拂衣看着胤禛贯彻着沉默,就爆出一件事。
“今天下朝,我遇上直郡王了。这次四贝勒变成了雍郡王,是彻底点燃了他憋了许久了怒意。去年,就传出四阿哥骁勇善战力压大阿哥的流言。
你也推测过胤禔会找四阿哥比斗。这事终是成真了,三天后,约战皇家演武场。估计明天吧,整个京城就会都知道了。”
“什么你同意了和大哥打一架”
胤禛终于不再沉默,宛如看着好战分子一般看着武拂衣。
“你这是什么眼神,我能不答应吗直郡王当着皇上面提出的比武要求,他说这是大哥庆祝四弟升为郡王的方式,进行一场友好的比赛。”
武拂衣非常无辜,又不是她主动挑事。
她说得理直气壮“当时,直郡王表态,亲兄弟,打是亲,骂是爱。就是与四弟切磋一下,很久没有切磋了。
皇上当场点头了,认为可以有友谊赛。那种情况下,我能说不打我和某人不一样,某人不善骑射,心里退怯。我不怂,肯定同意了。”
武拂衣其实明白康熙为什么会同意。
可能是借着胤禔的提议告诫四阿哥,让老四不要因为晋升郡王就忘了脚踏实地。
胤禛其实也明白康熙为什么点头应允两个儿子打一架。
但,他有一个好问题。谁是某人谁怂了
作者有话要说1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在南京拜祭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召谕天下,“访察明室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