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大明救星 !
高升虽然没有对闯军赶尽杀绝,但也没打算带着所有伤兵一起赶路。
所以,在抵达平度州后,便将其中的两百多个相对严重的伤兵留了下来,托付给村正组织村民照料,并留下了一笔钱财作为相关费用。
同时,又释放了十来个没怎么受伤的士兵来保障他们的安全。
现在很多百姓都知道“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闯军在很多地方的威望比明军都要高得多,相信这些百姓知道这些都是闯军后,应该不会太为难他们,还会尽心照料。
郝摇旗对高升的做法再次表示了感谢,因为他很清楚,强行带着这些受伤的兄弟一起上路,只会让他们更难活下来。
不过他自己肯定是没办法留下来,首先他的伤就不重。
虽然看起来中了十多箭,像刺猬一样,但是他身着重甲,明军用的都是轻箭,而且是远距离抛射,根本就没有破开他的防御。
他全身最重的一处伤是额头被流矢擦了一下,流了不少血,但被及时救治,并敷了些药,只要不感染破伤风,基本上无大碍。
其次也很重要,就像高升所说的那样,现在放了他,不是在帮他,而是在害他。
先不说一连串的失利,李自成会不会重罚他,单就这一次,全军覆没不说,若再被俘后,又迅速被释放了,必然会引起闯军上下一片置疑。
就算李自成相信他,恐怕也救不了他,到时候肯定会用他的性命来赌住悠悠众口。
所以,郝摇旗和其余一百多没怎么受伤的士兵,就被当成俘虏,准备押解到南京。
而歼灭了郝摇旗这支追兵之后,高升和崇祯总算是轻松了一些,据最近几天各路探子反馈回来的消息,周围暂时没有能威胁到大家的敌人。
可是,越往南,距离兖州府就越近了,而那里就是不奉诏的山东总兵刘泽清的地盘,他手中可是有几万兵马。
此贼连临朝时都能不奉皇命,如今京师沦陷,皇帝率家眷南逃,谁知道他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所以,这也是取经路上的重要一劫,必须小心应对。
兖州府,一座平日内热闹非凡的奢华宅院内,这几日却莫名的冷清了不少。
而这,正是山东总兵刘泽清的府邸,他热衷声妓,府中蓄养几十个美妓宠侍,也喜欢附庸风雅,花天酒地,一些溜须拍马之人络绎不绝。
可近些日子,刘泽清却主动杜绝了一切喜好,不是他转性了,而是因为他得到了一个重大消息。
京师沦陷,崇祯携家眷潜逃了。
有人说皇帝一家从天津渡海南下,又有人说皇帝是走的运河,还有人说皇帝走的是陆路。
虽然消息众说纷纭,可不管怎样,京师被闯军攻陷的消息是千真万确的,崇祯皇帝还活着的消息应该也是真的。
这直接关乎到自己以后的生死存亡和荣华富贵,刘泽清再喜欢醉生梦死,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把持不住,所以他最近把所有心思都花上了如何钻营上面。
首先要做的,肯定是确认崇祯到底在哪里,会不会经过我刘泽清的地盘。
如果不经过这里,那就只能等崇祯逃到南京之后再见机行事。
如果经过这里,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要好好的利用。
所以,他连续放出了不少探子去打探消息。
四月初五,终于得到了一个令人兴奋的好消息。
因为山东除了他刘泽清,手中实力最强的就是杨御蕃,所以他很早就留了个心眼,在登莱布置了一些眼线。
杨御蕃所部尽撤登莱,并且兵分两路离开的消息,自然瞒不过这些耳目。
得到这个重大消息的眼线当即在掖县就出海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回来向他通报。
刘泽清不傻,简单一分析就知道,必然是崇祯和太子分开走的。
至于谁走的海路,谁走的陆路,暂时还不确定。
可不管是谁,无论是崇祯,还是太子朱慈烺,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筹码,得想办法如何拿捏,才能将利益最大化。
于是,他迅速派出更多探子去寻找走陆路这一队人马的具体行踪,又立即召集心腹开始商讨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
四月初九,遥远的沈阳城外一片肃穆,兵马黑压压一片,各色旗帜迎风招展,身材高瘦的多尔衮一身白色铠甲,正庄重进行着出征前的仪式。
他以奉命大将军之名,准备统率满汉蒙共计十余万人,绕道蒙古进行第七次入关南略,这也与正史中的记载基本一致。
而之所以高升这个现代人来到之后已经带来了那么大的改变,还没有影响到这里,是因为蝴蝶效应再厉害,也是需要时间来传递的,何况这是在古代,车马慢。
四月十三日,多尔衮的大军已经渡河辽河,并进入了科尔沁部的范围。
正在这时,一队哨骑飞奔追上大军,直到他们被带到多尔衮面前。
“报睿亲王殿下,据安插在明国的探子回报,三月十七日,闯军兵临明国京师并发起进攻,并于二十日深夜破城。”
“明国皇帝崇祯暂时下落不明,但可以确认,在破城前,其并未逃出。”
多尔衮听到后,不由大惊,这岂不是说,明国竟然就这般灭亡了?
这是很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没想到闯军的进展会这般顺利,本以为那些流寇也会像自己一样,在京畿洗劫一遍就撤退了。
毕竟京师墙高濠深,实在不好夺取。
可没想到,大清精锐几次都没有做到的事情,那些流寇仅一次就完成了。
真是时也,命也。
现在没时间想那么多了,原本的计划肯定要做出改变,毕竟连目标的明国都没了,这可是直接影响天下大势的重大事件。
于是,多尔衮立即下令停止行军,然后紧急召集随军大臣宣布这个重大消息,并商讨大清接下来该如何调整战略,才能在这场变故中获得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