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葬清 > 第48章 错失良机

第48章 错失良机

作者:义和团大师兄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葬清 !

    左宝贵是老将,于成龙是新贵,均为徐用仪最倚重、最信任的支柱,他们俩意见相同,主动南下,徐用仪不再犹豫,与倭寇决战的原则就此确定。

    不过,徐用仪生性谨慎,考虑得更全面一点,或者说比左于两人保守,没有寄希望于一战定乾坤,平壤目下兵少,倘若倭军突然增援汉城,甚至于已经有大部队到达,南下的军队岂不危矣?

    思忖了半夜,徐用仪决定先做前期准备。

    首先向朝廷发电,再一次催促援兵、粮草、弹药,最好使用海路,以最快的速度运到平壤,争取十天之内,聚集三至五万陆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击溃倭人主力,一劳永逸的结束朝鲜战争。

    于成龙很无奈,此举虽然稳妥,却错失了大好良机。

    现在的倭军,在朝鲜正是最虚弱的时候,五千精锐葬身大海,另一批以海运赶赴元山,整个朝鲜半岛,只剩下大岛义昌的部属。

    井上支队前几日被歼,大岛义昌手里头,包括汉城的留守小部队,撑死五、六千人,其中一部,最起码两、三千人,正在追赶叶志超部。

    也就是说,倘若平壤三军倾巢出动,九千五百人不惜一切代价,全速突袭汉城,面对的倭军数量有限,不过超过四千人,胜利的几率有八成。

    假若在攻城间,有倭军从海路增援,可分出两千精锐先取仁川,破坏港口,岸炮齐发,倭人想强行登陆,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只要能迟滞三两天,林海带来的六千匪军、北洋水师的主力舰队,也会蜂拥而至,倭人必败无疑。

    可惜啊,老徐的思想还是太保守。

    天色方亮时走出总督府,于成龙长叹一声,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左宝贵翻身上马,笑问道:“你小子,无缘无故的叹什么气?”

    于成龙也跟着翻到马背上,扭头看着左宝贵,严肃其词:“左大人,您觉得十天之内,徐中堂的要求能达到吗?这期间,倭人得知海战失利,将运输多少陆军入朝?”

    身经百战的左宝贵,哪不明白他的意思,苦笑道:“你急我更急,但咱们不是统帅,徐中堂有他的难处,唉,身家性命、九族数百口、毕生清誉全押上了,压力可想而知,冒太大的风险,肯定不会同意,宁可稳一点。”

    于成龙再叹一声,只好自我安慰,这个徐用仪,最起码有主动进攻的心态,立志与平壤共存亡,再怎么说,也比叶志超之流强得多。

    ################

    大同江口的海战,在日本引起了八级地震,所有人惊得目瞪口呆。

    不单是战败的问题,也不仅限于军舰被击沉,海军包括司令官伊东祐亨在内,损失了大批精英,第五师团的状况更惨,连师团长野津道贯也葬身大海,全师团只剩下大岛义昌部、立见尚文部。

    更严重的是,悍然攻击国际调查组,已经引来各国公使的严厉抗议,外交上完全陷入被动,此外,“松岛”、“日睿”两舰被俘,即将拖入天津港,作为战利品展现在世人面前,日本的脸被丢光了,将成各国的笑柄。

    睦仁天皇咆哮如雷,像一只疯狗乱咬,将群臣训得狗血喷头。

    海军大臣海军大将西乡从道羞愧难当,回到家中切腹自尽,面对国内潮水般的责难,海军部上上下下,包括逃走的“严岛”、“八重天”的舰长、各级长官,共有一百八十九人畏罪切腹,所幸伊藤博文及时阻止,否则有更多的精英自残而亡。

    即便是这样,日本海军也是元气大伤,二十年间,花费无数国帑,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阵亡加自杀风,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

    伊藤博文的压力更大,他是这场战争的幕后推动者,为了国运全力一搏。

    牙山、丰岛获胜,赞誉接踵而来,连续败在于成龙之手后,立马受到不少责疑,幸好那两批倭军规模小,反对者不成气候,这次海战却是真正的惨败,许多人开始怀疑,侵朝战略是否正确。

    大清虽然日薄西山,但毕竟地大物薄,人口众多,依然拥有雄厚的实力,非现在的日本所能比拟,日本维新时日尚短,羽翼未满,急于挑战庞大的中国,是不是自取灭亡?

    “停止战争、撤兵回国”、“卧薪尝胆,养精蓄锐,十年后再战”、“伊藤博文目光短浅,为了捞取政治利益,冒险开战,应该立即辞职”、“五千将士的冤魂、大日本帝国的面子,都给伊藤博文丢尽了,必须切腹谢罪。”

    扑面而来的指责、辱骂,让伊藤博文一夜之间,陡然苍老了十岁,以往的自信消失,木然的进入皇宫:“罪臣伊藤博文,叩见陛下。”

    “爱卿请起。”暴怒了一天,睦仁天皇安静了许多,却也憔悴不堪,原本尖利的嗓子,变得嘶哑难听,好像敲响了一面破锣。

    “臣有罪。”伊藤博文伏地不起。

    睦仁天皇深叹一声,有气无力的说道:“朕心里有数,罪不在爱卿,清国屡败于洋人,使得朕过于轻视,知己而不知彼,岂能不败?当务之急,并非追究责任之时,如何应付目前的局面,如何反败为胜,才是最迫切的任务。”

    “陛下英明!”伊藤博文老泪纵横,天皇不愧是天皇,天照大神的后代,高瞻远瞩,不计一时的胜负,大日本帝国还有咸鱼翻身的希望。

    起身后,伊藤博文取出奏折,恭声道:“形势非常严峻,臣草拟了几点意见,望陛下独裁。”

    “念来听听。”对于这位首相,睦仁天皇还是相当信任的,维新的功臣、国家复兴的设计师,这些年来,日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伊藤博文的苦心经营,没有人能取代他的位置。

    “外交上,主动向洋人道歉,愿赔偿一点损失,重新取得列强的信任,争取他们继续保持中立。”伊藤博文顿了顿,偷瞥睦仁的脸色。

    天皇陛下并无责备之意,挥挥手,示意他说下去。

    “清廷内部矛盾重重,保守派极为强大,连李鸿章也不愿打下去,而且清国的财政也不乐观,现有的军费七拼八凑,无法支撑长期战争,此外,西太后的寿辰将至。”

    伊藤博文露出狡诈的笑意:“以她的性格、中国人的传统,过一个安宁祥和的寿宴,属于正常心态,望陛下派出和平使者,与清廷的几位重臣接触,表达我大日本帝国的诚意,愿重开和谈,化干戈为玉帛。”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