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综]母仪天下 > 110、第 110 章

110、第 110 章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综]母仪天下 !

    韩王信自然最后自然没落到什么好下场, 在诸夏的价值观里头,你不做诸夏的君子,反而要去做夷狄的野人,简直就像是在那里喊着,我不做人了,我要去做狗一样!这可以说是完全不符合诸夏的价值观。

    韩王信之前一直躺赢, 结果做错了这个选择之后,还被汉朝这边换了回来, 然后,就被刘邦毫不留情地赐下了一壶毒酒,韩王信一大家子,未成年的全部沦为城旦舂, 而成年的尽数赐死。韩王信一家子还能留个全尸,毕竟总算是当年王族之后,而追随韩王信的那些人,却是直接被腰斩弃市,好几个直接被族诛。总之, 赶在春天之前,韩王信一党几乎被杀了个干干净净, 顿时整个大汉为之一肃。

    最重要的是, 看到韩王信被匈奴人卖得干干净净,一群人就算是起了那个心,顿时也没那个胆了,匈奴人能卖韩王信, 他们投奔过去,难道就不卖了他们吗?

    而暂时与匈奴达成了和平协议之后,刘邦如今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国内那些不安份的家伙了。

    之前刘邦率兵抵御匈奴的时候,实际上国内就已经有人蠢蠢欲动了。只是,与匈奴的战争结束得实在是有点快,而之前呢,刘邦又下令解散了各个郡国的兵马,这也导致了大家就算是想要集结起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没等他们有什么明显的动作,匈奴那边已经撤退了,刘邦几乎没有损失太多的兵马就班师回朝了。

    即便这些人最后没有真的搞出什么事情来,但是他们折腾了这么一出,已经让刘邦惦记上了。

    舒云对于老刘家的人已经非常了解了,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地小气,睚眦必报,他们有什么恩情呢,未必愿意报,但是若是有什么旧怨,那是肯定要惦记着的!像是之前背叛了刘邦的雍齿,这位好歹也是立过功的,刘邦为了安抚那些臣子,不得不捏着鼻子给雍齿封侯,但是最后呢,这位封了个汁方侯,这个爵位一听就带着一点侮辱性的意思,雍齿呢,同样还得感激涕零,没办法,汁方侯这个彻侯的位置,听起来不好听,可是食邑还是说得过去的,大方向上有了实惠,也不用担心刘邦再秋后算账了,名头上面难听一点,有算得了什么呢!

    总之,刘邦的性子大家如今都了解一些了,一看到刘邦如今有秋后算账的意思,顿时有几个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真的造反了,就算是不能拿刘邦怎么样,但是呢,总能恶心刘邦一把。

    然后呢,就有人盯上了韩信那边。韩信也很冤枉,似乎所有人都觉得,他一定会造刘邦的反一样,大家觉得韩信功劳大,当初就有过自立之心,刘邦又是个心眼只比针尖大一点的,只要有点过分的动作,韩信就被逼反了!

    因此,跑到楚国那边找韩信的人不少,一些人呢,其实未必就是觉得韩信一定会造反,但是,像是那位刚刚一家子整整齐齐去了皇权的韩王信一样,他也就是因为跟匈奴议和了几次,以至于刘邦这边打算问罪,然后,韩王信就干脆利索地背叛了大汉。在很多人看来,只要让刘邦对韩信起了疑心,那么,韩信肯定是要跟刘邦打起来的,他总不能束手就擒吧!

    可惜的是,这些人倒是没看错刘邦,实在是看错了韩信。

    韩信如今是真的不想折腾了,他已经不得不承认,玩弄什么手段,他是真的玩不过刘邦!打仗什么的,韩信自觉自己能吊打十个刘邦,但是论起其他的,韩信是真的没什么自信。

    韩信作为楚王,实际上位置并不稳当,楚国这边原本就是项羽的地盘,哪怕项家的族人如今都投降了刘邦,还在刘邦那里占据了高位,但是不代表他们就会跟韩信化干戈为玉帛了!事实上,哪怕是为了保证他们在刘邦那里的地位,他们都要跟韩信对抗到底。

    因此,韩信这个楚王真正能控制的地方并不大,甚至楚国故地里头,还有些其他异常的声音,偏偏这些东西,韩信还不能随便追究,回头被那些降臣往上打几个小报告,那韩信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下面的百姓没有归心,自然,韩信也很难在楚国这里招揽足够的兵马,在这样的情况下,韩信敢保证,自个前脚敢造反,后脚就有人会将他的兵权夺走,然后他就只能抓瞎了。

    因此,韩信如今也算是学聪明了,他跑去请教了萧何一番,然后呢,还费了不少力气,得了张良几句提点,然后,他老老实实一封接一封的折子送到刘邦那里,拼命为自己剖白,然后呢,顺便将自己的两个年长的儿子带着他刚刚编撰出来的兵法,都送到了长安新开的武学里头,名义上是让儿子去武学学习,实际上呢,就是让儿子在长安做质子了!

    至于那些跑过来劝说韩信自立或者是造反的使臣,有一个算一个,全被韩信装在囚车里头送到了长安。

    韩信这般做派,再说他有什么不臣之心,那真是有些说不过去了,因此呢,刘邦呢,一方面试探着调动韩信帮忙平定叛乱,另一方面呢,又是对韩信在京城的两个儿子一番赏赐。

    这种事情,原本跟舒云关系不大,结果呢,刘邦却跑回来跟舒云商量,他打算将刘媛嫁给韩信的长子韩恭。

    韩信的长子韩恭是韩信落魄时候生的,他发妻早逝,只给韩信留下了这个儿子,韩信后来自个都养不活自己,这个孩子呢,只能暂时寄养在了亲戚家里,等到韩信有了立足之地之后,便将这个孩子接到了自己身边。

    虽说韩恭被韩信接到身边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但是,韩信最看重的还是这个儿子,尤其比起他后来生的那些孩子来,韩恭呢,也是经历过困苦的人,性情沉稳,也更能够传承韩信的兵法,而其他的孩子呢,一方面年纪还小,哪怕是如今最大的那一个,也才八九岁,其他的呢,就更小了,压根看不出什么天分来。

    韩信之前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已经将韩恭立为太子,传承楚国宗庙,当然,韩信也是个荤素不忌的性子,他当年受到刘邦重用之后,身边就没少过美人,如今三十多岁的他,儿女已经上了两位数,所以,等到韩信百年之后,轮到韩恭的时候,封国能有现在楚国的一半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一开始的时候,刘邦是真没考虑过韩恭,刘邦就刘媛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呢,老实说,虽说不至于缺心眼,但是呢,在政治素养上头,还是缺了一些灵敏度。因此,对于这个女儿呢,刘邦就是想着,将她嫁个诸侯王,做个王后,也算是不错了!

    一开始的时候,刘邦看中的其实是赵王张敖,但是呢,舒云却是不乐意,张敖年纪可是不小了,而且赵王宫中,光是孩子就已经好几个了,赵地那边情况也比较复杂,以刘媛的性子,是玩不转的,所以,当日刘邦不过就是开了个头,就被舒云给拒绝了。

    而现在呢,刘邦就看中了韩恭。

    韩恭不光有一副遗传自韩信的好相貌,性情却不像是韩信那般自负,他与韩信不同,韩信其实出身不差,属于士族,要不然也不能读书,而且还能在市井中佩剑。韩恭的生母呢,原本也是落魄人家出身,跟着韩信原本是觉得韩信本事出众,想着投资一把,日后也能恢复祖上的荣光。

    但是那时候天下已经一统,比起曾经那个对下层开放了晋升渠道的秦国来说,实际上呢,上层的晋升渠道已经出现了封闭的趋势。韩信也无人举荐,甚至连前往咸阳求官的路费也弄不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信呢,只能给低级的小吏做门客,像是那位亭长就是如此。给别人做门客,那是要给人卖命的,结果那位亭长的妻子呢,却是直接刮着锅底,表示家里没饭了,你个吃白饭的。当然,也不能说是那位亭长妻子有多短视,实际上呢,作为一个亭长,真没有多少地方需要韩信来卖命。尤其秦法严苛,亭长呢,不过就是底层的小吏,很多事情,也是不能随便做的。

    连同这样一个混饭吃的人家都没有了,其他人想着,连个亭长都不想接纳韩信,那么韩信的价值,自然也就被贬低了很多。

    韩恭的生母因此抑郁成疾,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自家男人嘴上说着一肚子的兵法学问,最后呢,落魄到被市井闲汉欺辱,最终,韩信的妻子生下韩恭之后就去了。

    韩信那时候自个都养不活,哪里能养活一个孩子,因此呢,只得暂时将孩子托付给曾经的故交照顾。韩信自个落魄的时候人家也不见援手,送个孩子过去,还能怎么说?因此,韩恭其实幼年的时候,寄居在别人家里,做的都是近乎奴仆的活计,也亏得他还算是聪明,跟着主人家的孩子混在一起,还学会了读书识字。

    还在韩信没有落魄几年,他刚开始投奔了项羽,在项羽那边了,完全就是混饭吃,好几年都不得升迁,之后又投奔了刘邦,在刘邦那里,有着萧何的举荐,韩信终于得了刘邦亲自登台拜将,算是扬眉吐气了,终于将已经长大了的儿子接到了身边,然后呢,言传身教,亲自教导。

    韩恭虽说年纪还小,却已经跟着韩信打过好几仗,便是十面埋伏,垓下之战,韩恭也是亲身参与的,因此,入了武学之后,他很快就脱颖而出。

    韩信原本在一众军功出身的彻侯那里声望就很高,大家都是大老粗,自然是谁能打仗,谁就厉害。而韩信呢,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自然也就被大家追捧。而韩恭呢,也算是得了生父真传,因此,在武学里头,一般的先生压根教不了他,还有人拿着韩信撰写的兵法跟韩恭讨论。

    韩恭幼年时候的经历就决定了,他真不是什么得意忘形,飞扬跋扈的人,因此,在武学那边,人缘也比较好,性情谦恭,可以说,属于家长们最喜欢的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韩恭有这样的天分,刘邦听说之后,自然起了爱才之心,功臣们都已经老去,韩信倒是还年轻,但是他之前俨然就有了功高震主的趋势,刘邦怎么可能继续用他,因此呢,倒是韩恭值得一用。

    韩信儿子多,韩恭未来能够继承的封国不会太大,当然,楚王这个名头肯定是韩恭的,既然如此,肥水不能流了外人田,自个有个女儿,年纪跟韩恭正相当,韩恭又没有娶妻,那么两人凑一对,将来生了孩子,也有老刘家的血脉,到时候继承了王位,岂不是皆大欢喜,还能够真正将韩家的兵法传承到自个家里头。

    没错,这年头大家都是同样的想法,干什么都得留一手,刘邦很怀疑韩信写兵法的时候也留了一手,肯定还有什么心得是只传自家人的,因此,既然不能逼着他继续写,那就让老刘家变成自家人吧!

    对于刘媛的婚事,舒云自然是有一定想法了,作为公主,其实择偶上头,有着不少局限性,自由恋爱这种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在这个时代,几乎不存在什么自由恋爱的土壤。刘媛的选择其实很少,选择彻侯吧,大多数年纪都已经很大了,选择他们家的孩子吧,食邑比较高,排行靠前的那几个,处于结婚年龄的,也都是比较年幼的孩子,甚至多半是庶出,让刘媛一个嫡长公主嫁给庶出的彻侯子弟,这不是开玩笑吗?

    总之,想要选一个年龄合适,身份也合适的对象,对于刘媛来说,真的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也直接导致了刘媛快二十岁了,还没有成婚。

    这其实是不符合朝廷的宣传的,为了增加人口,朝廷如今在宣传早婚政策,女子十五岁不出嫁,那就要多交一份人头税,这个税对于有钱人来说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寻常人家来说,就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负担了。

    而皇家公主到了这个年龄不出嫁,显然是不符合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的,这才是之前刘邦一时脑抽,想要给刘媛选一个只比他爹年纪小一点的丈夫的缘故。张敖呢,虽说年纪已经三四十岁了,不过好在前头妻子已经死了,他没有正经的王后,刘媛嫁过去呢,就是赵国王后,也算得上是不错了!

    但是跟韩恭比起来,张敖呢,就显得有些不行了,年纪大了,都差点成橘子皮了,而且呢,这个人性情软弱,没什么主意,而对于大多数的女性来说,一般都是不会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个软弱的男人的。就算作为公主,不嫁个什么英雄豪杰,也得是个青年俊杰吧!

    所以比来比去,刘邦觉得,还是韩恭更称心一些。

    舒云点了点头,说道:“既然陛下已经想好了,那么就跟女儿说一下吧!只要她同意了,那就没什么问题!”

    刘媛当然没什么问题,她也很绝望啊,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女孩子就有些春心萌动了,刘媛以前的时候呢,作为一个大姐姐,要护着弟弟,还算是有些责任心的,但是等到刘盈做了太子,还越做越好了,刘媛发现弟弟不需要自己保护了,她对于舒云教她的许多东西兴趣并不大,什么都只学了个大概,然后就不感兴趣了。

    舒云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人各有志,刘媛自觉自己作为公主,压根没有什么需要她奋斗的地方了,所以,许多事情,稍微了解一下,不至于被下面的人蒙蔽了也就算了,难不成,她还能进入朝堂,也出将入相不成!因此,她压根没有奋斗的动力!横竖这个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还是有的,刘邦甚至还册封了两个女性彻侯。所以,刘媛也没什么要为自己和女性争取政治权益的想法。

    既然刘媛自个没有这个心思,那么,她的人生无非就是嫁个不错的人,日后呢,相夫教子。

    但是刘媛到了婚龄之后,就发现,自己在周围认识的人里头,是真的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对象。这让刘媛都有些自暴自弃了,甚至私底下琢磨着,要是父母给自己随便安排一个对象的话,她就私底下豢养几个可以讨好自己的美少年,起码养眼省心。

    等到如今刘邦提出了新的人选之后,刘媛简直是长松了一口气,楚王太子,身份正好,年纪相当,长得也颇为英武,性格呢,似乎也不错,比起之前刘媛所考虑过的人选,都强出了不少,既然如此,刘媛自然是一口答应了下来,当然,她打算先跟韩恭相处一段时间再说。

    老实说,这段婚事也给了韩信一颗定心丸,之前的时候,韩信对刘邦总是各种不放心,谁让他黑历史实在是比较多,刘邦的小心眼也非常出名呢!而如今,刘邦连女儿都嫁了,可以说以后就是儿女亲家,四舍五入一下,就是一家人了!刘邦总不能以后让自己的女儿做寡妇吧!就算是日后儿子做出什么不恰当的事情,公主回去哭求一下,然后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韩信做事就更加尽心尽力了,没过多久呢,就将楚国附近那些叛逆都给打败了,然后打包送到了长安。顺便呢,直接大手笔地从自己的封国里头,划出了五个县,表示这五个县就是给公主的聘礼,以后呢,这里就是公主的汤沐邑了。

    韩信想得也很简单,横竖公主是要嫁过来的,这五个县日后还是他们老韩家的,回头公主有了孩子,就算是过世了,这些汤沐邑也是不会被朝廷收回的,会被传承给公主的孩子,这么一算,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对此,刘邦表示,早这么知情识趣,哪里还有那么多事情呢!因此呢,也开始大手笔地准备给女儿嫁妆了,韩信聘礼就出了五个县的汤沐邑,那么,作为亲爹,自然也不能小气了,大手一挥,直接划了十个县出来给女儿做嫁妆,然后呢,还有各种产业,各种人才,可以说,光是给刘媛的嫁妆,刘媛再召集一批人手,就可以直接找个比较蛮荒的地方自己开国了。

    可惜的是,刘媛对于这里压根没什么兴趣,而舒云呢,对于楚国那边还是比较有兴趣的,舒云直接交给了刘媛一个任务,到了楚国那边之后,以公主的身份为主导,引导百姓消灭钉螺,杜绝血吸虫病。另外呢,就是对楚国进行更加深入的开发。

    楚国其实是个好地方,气候温暖潮湿,水源充足,物种多样化,因此,非常适合农业发展,另外呢,也比较适合搞一些轻工业。另外呢,那边也存在不少矿产,如今就可以先勘探起来,等到时机到了就可以进行开发了。

    刘媛呢,对此也没反对,因为她其实就是担任一个吉祥物,做事的还是舒云派出去的官员。

    舒云上辈子就已经搞过血吸虫的治理了,治理这些其实很简单,河边多种植一些夹竹桃,这玩意有毒,能够限制钉螺的生长繁衍,而那一点毒性,对于人类的饮水却没有太多的影响。另外再禁止百姓食用螺类就可以了!对于已经染上的,就需要专门配置一些驱虫药了,当然,在这个时候,配置出来的驱虫药往往重金属会有些超标,不过能治病就不错了,其他要求也就不用太高。

    解决了血吸虫的问题,楚国那边,自然民心也就归附了!毕竟,受到血吸虫危害最严重的的,其实就是那些平民百姓,贵族没事又不用赤脚下水,也不用食用螺类充饥。但是,对于那些贵族来说,另外一种威胁到他们的就是淡水鱼里头的寄生虫,这些放到两千多年后依旧是个大问题,所以,如今呢,也只能找了一些大夫还有方士什么的出面,表示鱼生里头有蛊虫,不能随意食用了。对于喜欢吃鱼生的贵族来说,想要继续享用这样的美味,就将目光看向大海吧!海水鱼里头可没那么多的寄生虫,而且味道其实比淡水鱼更加甘美。

    另外呢,就是要鼓励百姓饮用烧开过的水了,事实上,饮用开水的习惯,那是两千年后建国之后,才在政府的宣传主导之下培养起来的,在之前的时候,也就是中上层才有这个习惯,他们有钱有闲,为了喝茶,都能研究出一整套的学问来,不同的茶,要将水烧到什么程度,都很有研究。他们自然不可能不讲究到随便捧起一捧水就喝。而对于百姓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烧水也是要成本的。秦汉的时候,干草也是能充作赋税的,路边的野草,那些树木什么的,好一点的地方可以花费时间自己收集,而对于一些比较苛刻的地主来说,只要是在他的土地上,就算是一根野草,那也是地主的财产,佃户还有其他人根本不能碰!

    如今各地已经开始推广青储饲料,所以,官府依旧需要向下层征集鲜草干草作为赋税,用来养牲畜,少府呢,甚至花钱向民间购买,而舒云呢,已经直接命人勘探出了几个储量比较大的露天煤矿,打算在民间推广蜂窝煤还有小煤炉作为取暖烧水做饭的工具,这些只要产量跟得上,成本可比柴火干草低多了,而且供热效率更高。

    为了发展南方,楚国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地方,以前的时候,这些东西不好直接找韩信推广,如今既然女儿嫁过去了,那么,许多事情也就好办了!

    老实说,刘媛人还没有真的嫁过去,如今还跟韩恭住在长安城,楚国那边就有少府的人,还有一干自称是公主属官的人跑过去,一方面大兴土木,直接在楚国王宫附近开始建造公主府,另一方面,就有一帮公主属官呼啦啦跑出去开始做事了!

    韩信看着这些人在乡间张贴露布,解释所谓的血蛊,又拿了所谓的特效药,让那些血蛊病人服用之后,他们就排泄出了大量让人简直要犯密集恐惧症的虫子出来,原本胀大的肚子也缩了回去,看起来似乎也多了几分血色,顿时,一个个对那些官员简直是奉若神明,立马就积极主动地在那些官员的指点下,开始用扦插之法,培育夹竹桃,等到长成树苗之后,就移栽到水边。

    在此之前呢,那些底层的小吏已经在这些官员的指点下,将特制的药粉撒到水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水中各种细菌还有寄生虫的生长。

    总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大家已经口中都是长安的天子,即将成为楚国未来女主人的鲁元公主,没错,刘邦给刘媛的汤沐邑都在原本鲁国那边,因此,刘媛的封号自然就变成了鲁元公主,而对于韩信这个楚王,似乎比起以前来说,更没存在感了,甚至大家觉得,这位做出来的最明智的决定,就是给自个的太子求娶了鲁元公主,要不然,长安天子的恩德,什么时候能够播撒到他们这里啊!

    要知道,楚国这边距离丰沛其实不远,大家对于丰沛的特殊待遇,早就非常羡慕了,太上皇跟天子将丰县沛县作为自己的食邑,免除了两个县的赋税,还有各种政治上的优待,一些少府的工坊也被设置在了丰沛之地,丰沛的子弟可以优先从军,出头的机会也更多。

    而楚国你,最近的地方,几乎就是丰县沛县旁边一些,然后呢,因为这里是项羽的家乡,韩信改封到这里之后,前几年几乎都在跟项羽的那些故旧做斗争,他擅长的是军略,对于治国什么的,只是平平,他身边的那些臣子呢,也多半是做谋士出身的,并不擅长治理地方,韩信倒是想要招揽一些贤才,可惜的是,跑过来的人要么别有所图,想要让他造反,要么呢,言过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才干,加上民间不怎么配合,这也让韩信非常头大。

    结果他几年功夫都没能做好的事情,长安那边的官员才不到半年的时间,已经弄得下面的百姓一个个信赖有加,崇敬不已,有的人家甚至在家里头都开始供奉鲁元公主还有天子皇后的神主牌了!

    对此,韩信还有什么好说的,横竖他如今已经认命了,因此,干脆也就破罐破摔,甚至直接上书表示,自个这里国相不够得力,陛下你给我安排几个得力的臣子吧,我实在是治理不来啊!

    当韩信学会了跪舔之后,刘邦对他明显宽容多了,不光派了人过来,另外呢,之前跟匈奴那边交易了不少牲畜,刘邦直接从接受到的牛羊里头选了三千头的犍牛,送到了楚国,用于在楚国推广牛耕!

    而舒云呢,也叫人带了一份口信过去,让韩信想办法联系南越闽越那边,从那里弄一些高产一些稻种回来,好在楚国大范围种植。

    上一世的时候,解决南越闽越问题的时候,赵佗已经去世了,而如今呢,为了分掉长沙王吴芮的权力和地盘,刘邦封了吴芮的三个部将为王,分别是闽越王无诸、东瓯王摇、南海王织。如今吴芮也已经过世,按照推恩令,长沙国被直接分给了吴芮的五个儿子,长子吴臣继承了长沙王的位置,另外四个儿子,次子封了豫章王,另外三个呢,也就只能各自分了一些地盘做了彻侯,曾经偌大的长沙国如今已经实际上四分五裂。

    实际上,刘邦之前耍流氓,长沙国的地盘甚至包括了被赵佗割据的南海,桂林,象郡,不过这也仅仅是名义而已,赵佗那边早就将道路断绝了,如今南越跟中原可以说是不通消息。

    而现在呢,舒云就想要早点打通南越那边的交通,虽说比起几十年之后,如今南越汉化还不明显,但是许多事情,早一步肯定要比晚一步来得强。几十年之后,南越已经上上下下几乎充满了赵佗的痕迹,即便是赵佗死后也是一样,因此,那个时候,即便南越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汉朝的文化政治圈子,但是呢,为了去除赵佗的一些影响,朝廷可是花费了不少力气。

    而如果如今可以及早进入南越,打通与南越的道路,让南越真正成为大汉的一部分,那么,许多事情也就好办了。别的不说,不管在什么时代,想要玩工商业,市场都是不能少的,如今中原就这么多的人口,市场完全不成熟,而南越那边呢,一开始任嚣,赵佗他们过去的时候,打的是征服的主意,后来秦朝出现变故,赵佗就改了方针,直接开始与百越进行融合,赵佗的王宫里头,来自百越的美女不知道有多少,然后给赵佗生下了许多儿子,而跟着赵佗进入南越的那些秦人将士,也是纷纷娶了当地的女子为妻,通过婚姻,算是在南越那边站稳了脚跟。

    原本百越之地,就是当年越王勾践统治的地方,那边也是有着相应的文明的,而赵佗呢,就在那里推行教育,让百越的贵族接受来自中原的文化教育,在那里称王建制,如今也不过就是不到二十年时间,已经有了一定的气候。

    可以说,百越那边,跟匈奴,甚至是跟西南那边的边陲小国都是不同的,大家完全可以求同存异,真正成为一家人。赵佗开始了第一步,接下来呢,就得看汉室这边的看法了。

    刘邦对于赵佗,自然没多少好感,但是让他去征讨南越,他是不可能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的。倒是如果南越有什么小辫子落在了汉室手里,刘邦倒是可以驱使长沙国,还有东瓯王,闽越王,南海王等攻打南越,毕竟,大家都是出身百越,对于当地的气候都比较适应,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但是这是下下之策,东瓯王也就罢了,算是汉化比较深的,而闽越王,南海王在百越人中虽说也算是精英,却是保留了越人传统的,他们更想要的是越人自治。

    因此,刘邦只会想办法维护他们中的平衡,在某种程度上消耗他们的实力,而不会让他们有机会吞并了南越那边的土地,实现自身体量的增长。

    舒云一贯都是喜欢经济当先,政治上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么,就先从经济上头的互通开始吧!

    南越那边缺的东西太多了,舒云相信,只要放开一个口子,那么,他们肯定是会赶紧跟上的。即便是赵佗,除非他想要一辈子做这个蛮夷大长老,否则的话,就算他这一辈不能归附中原,他的子孙后代,也是要谋求融入中原的政治文化圈的,总不能真的甘心世世代代做蛮夷吧!

    何况,断绝交通这种事情,阻挡得了汉人十年八年,还能阻挡百八十年不成!始皇帝当年在那样的情况下,还派出了他们征讨岭南,汉人只要腾的出手来,那么,对南越下手,根本就是难免的事情。

    天下太平之后,其实赵佗那边就已经开始尝试着派人打听中原的消息了,原本赵佗还以为天下要混乱个几十年,哪知道,不过就是不到十年的时间,天下已经初步平定了,赵佗一个没注意,自个就被几个新冒出来的诸侯国包围了,而且这些国主还都是百越人出身,对于南越这里也是知根知底的。

    赵佗即便当初的时候,仅仅是龙川县令,南海郡尉,但是他能够占据南越多年,还悍然攻下了桂林和象郡,自立为王,可见他其实也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

    以前的时候,他所作的一切不过是建立在中原混乱的情况下,而如今呢情况已经不一样了,比起中原来,南越对于中原的依赖其实更重,南越那边一直刀耕火种,又缺乏相应的技术和资源,所以,铁器,还有其他一些工具,都依赖与中原的交易。

    以前战乱的时候,南越那边就是偷偷摸摸地走私。南越地方潮湿炎热,哪怕土地其实算不上非常肥沃,但是呢,一年种两季的粮食不成什么问题,因此,南越其实在有一段时间,一直偷偷摸摸地用粮食还有南越的一些特产,跟中原的商人交易一些青铜器和铁器,甚至还有一些武器。

    现在南越被几个诸侯国包围了,一个个都对南越虎视眈眈,恨不得直接上书长安表示,长安爸爸,我想要为你分忧,我们干脆进攻南越吧!

    等到外面来的消息越来越多,赵佗也就越来越坐不住了。中原有了更加先进的铁器,青铜器已经被淘汰到变成偏远地方的农具了;中原那边击退了来犯的匈奴,如今跟匈奴在关外互市;中原好像出了一种神奇的东西,叫做石灰水泥,用来修桥铺路,铺设水渠,还有筑城非常好用……

    其他人只是觉得中原那边的新鲜东西很多,而在赵佗眼里,这代表着中原的技术已经出现了飞一般的跨越,比起当年的秦国只强不弱,只需要一定的时间滋生人口,汉朝的国力就能超过秦国。

    赵佗顿时明白,如今自己归附的话,还能捞个好位置,要是再等下去,在汉人那里留了个不识抬举的坏印象的话,那么,之后汉人报复起来,南越国是撑不了多长时间的。

    因此,不过是韩信这边意思意思,派了个使臣过去询问稻种的问题,赵佗就羞答答地表示,蛮夷野人,久慕王化,之前的时候,天下纷乱,他不识真龙,所以只能断绝交通,退守南越,等待真龙天子,如今汉家天子天命所归,他们这些野人也得以沐浴恩泽,所以,希望能够内附云云。

    虽说赵佗的话里头多有不实之处,但是呢,这还是在长安掀起了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