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铁血大周 !
回程变得有些漫长。
白虎牵着自己的战马以及谢书生的战马,跟着走在前面的谢书生身后。
后面,数十名亲卫同样下了马,走在丝雨之中。
脚下是以西北城为核心,向着整个西北铺开建设的官道。
三丈宽的道路,虽然没有传说中大周帝都那条百丈大街宽。但是,西北的这条官道却是远超帝都大街的长度无数倍。
细小的石子踩在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每隔三十里便会有一座亭子建在官道边上,一名官府雇佣的护路远,便需要每日检查一遍自己所负责的路段。
官道两侧,原先空旷的田野,此时因为春耕的开始,早已是满目翠绿,一望无际。
护路人老宋顶着一顶已经有些破旧的斗笠,身后拉着一架板车。在板车上面,摆放着众多用于修缮官道的工具。
今日,有人找上老宋,说是自己负责的官道上有一处破损,原本平整的官道上出现了一大块水坑。
刚刚将那个水坑清除干净,然后将路面重新平整。
老宋的衣摆上此时已经是沾满了泥水,自己的岗位就在前面不远处。只是这时候,老宋却是停下了脚步。官道边上的良田中,一位年迈的百姓正疲惫的坐在已经变得稀烂的田埂上。
正走到此处的谢书生停下了脚步,远远的观望着眼前将会发生什么。
二话没说,只见老宋已经是将板车停在了路边上,撸起两只袖子,便走到百姓的身边,接过老人家还没有忙完的农事。
看到这一幕的发生,谢书生脸上露出真挚的笑容。
民心、人性的变化,透露着许许多多的含义。
原本不该属于老宋的事情,却只是因为自己亲眼看到了,便会主动的帮忙。
谢书生不相信,对方是知道自己会出现在这里,才会做出这样一番事情。从而得到来自凉王府世子殿下的赏识,最终能够得到地位上的提升。
老宋似乎也是看到了官道上停下的人群。
世子亲卫。
因为年龄的增长,才从西北军中退下来的老宋,自然是一眼就看见了在官道上观望的谢书生等人。
摸不清这些贵人的心思,老宋便是暂时的放下手中的活计,转身向着官道上行了一个只有西北军才会用的军礼。
然后,便回身,继续着自己手中的事情。
“去统帅部,召集西北城及西北军大营少校以上将领。”
谢书生脑中一点亮光,回头对着白虎说了一句,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请王刺史也去一趟统帅部。”
白虎没有询问什么。
对于谢书生这样猛然间做出的决定,白虎早已习惯。
点点头,便将手中的一匹战马交还给谢书生,然后便骑上马背,领着两名亲卫便冲向了西北城。
…………
“近日军中多有争议,许多人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损害,地位也大不如前,更是爆发了冲撞统帅部的事情。对此,凉王府及统帅部是绝不允许的。”
西北城中的统帅部,看似破旧狭小,但是进到内部,却是各种各样的大屋子、大殿、大厅。
被用作未来军事会议的大殿中,谢书生的面前正坐着近两百人。
一人一个小马扎,没有茶水伺候,也没有高背躺椅。
马扎被摆放的整整齐齐的,屯驻在西北城周边的西北军少校以上将领,便齐齐汇聚在此。
王正清显得有些疑惑。在场的都是西北军方众人,西北官府唯独自己一人。
显然,今日这场突如其来的召见,是明显针对军方的。看清形势,王正清心中便稍稍安定,两眼微微闭合,打定主意只要不涉及到自己的问题,便绝对不发一言。
底下人的表现,谢书生自然是看得一清二楚。
只是此时,谢书生确实是有着自己的话要说。
“但是,我想问问你们。当初为何加入西北军,又是为了什么能够让你们抛头颅洒热水的血战沙场。”
近两百名军中将领沉默了。
答案很明显。
大多数人最开始进入西北军。可能为的便是能够吃上一口热饭,能够立下军功荣耀家族。
但是要说为了权势和地位便能够真正的舍弃自己的性命,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是这样想的。
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而权势与地位,却是需要有这个命才能够争取。
西北军被写在最前面的军训,便是誓死护卫身后百姓。
“在场半数以上的人,都是从那些被现在的你们认为是泥腿子的百姓中间走出来的。但是,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这个事实,甚至想要骑在代表着自己曾经的那些百姓头上。”谢书生的语气不由加重,“请记住,你们是西北儿郎,不是西北的主人。凉王府同样也不是西北的主人,那些给了你们每日一餐一饮的百姓,才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
说着,谢书生的手掌重重的拍在了面前的桌案上。
此时,王正清总算是听明白了今日的缘由。
目光看向一旁正面带淡淡微笑的孔玉山。
又一个老狐狸,眼下西北的事情不是谁能够擅自改变的。
不光光是因为军改来自于凉王府,更是因为现在的西北大势如此。
因为地理上的缘故。
就算现在的西北解决了赵成双之流,然而在西北周边,却依旧是群敌环绕。
北方的大夷皇朝,长久以来,便是大周的生死仇敌。
高原上的敌人,更是一次次的俯冲下高原,掠夺大周子民及各种物资。
然而,西北所面临的还不止这些。
就拿此时还驻扎在西北与凉州边境上的五万神武营大军,便很能说明问题所在。
西北需要凝聚所有的力量。将所有人握紧在一起,成为一只拳头。
在这一过程中,民心便是最为重要的条件。
“民心所向。西北军不是我们任何一个人的军队。同样,西北军是西北数百万百姓们的西北。”谢书生深深叹息,最终给出了一个定论:“人民至上,曾经的西北是建立在这数百万百姓手上的,未来,西北也将是在这些百姓手中更加顽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