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九重天之三国英豪 > 第41章 雁过拔毛 虎痴许褚

第41章 雁过拔毛 虎痴许褚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九重天之三国英豪 !

    “什么是《天书》?”

    “我也不太清楚,传说《天书》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不仅有各种功法还有练兵和军阵的秘籍。”

    “这么神奇!”

    汉王得到《天书》的消息,迅速成为百姓最新讨论的热点。

    “听说汉王从小体弱多病,但现在却是武帅武者,曾经和胡族血战一天一夜,都是天书的功劳。”

    “是的,老夫侄子的商队去过龙城,汉王麾下有多支精锐部队,都是由武者组成,并且很多还是武将武者。”

    “武将武者在其他部队都可以担任将军了。”

    汉王体弱多病,无法修习武道,只好读书打发时间,没有想到无意中发现《天书》,从此“逆天改命”。

    这个流言完美契合了汉王所有特质,差点儿连杨逸自己都信了。

    “这是个人才!”

    原本为了掩饰“三国世界”的存在,杨逸还在烦恼寻找怎样的借口。

    没有想到竟然有人替他编造了“天衣无缝”的理由,并且广为传播。

    “虽然不知道你是什么人,但是很想亲切的称呼你’雷锋同志’。”

    他忍不住在心里暗暗意淫。

    “这个流言的可怕性就在于其九成的信息都是真实的,让人难辨真伪。”

    贾诩对其也是赞不绝口,有点儿棋逢对手的感觉。

    “这下我们恐怕会成为众矢之的,《天书》!好大的诱惑。”

    周瑜则是不无嘲讽。

    “此事要么出自高家要么就是那个神秘势力所为。”

    诸葛亮则是给出了他的判断。

    由于有朝中“自己人”提供的信息,所以杨逸他们也知道一直有股神秘势力窥探在侧。

    “狗屁的神秘势力,只要做过,必留痕迹,距离他们大白于天下的日子不会太远。”

    杨逸则是充满了信心,就凭他身边这些顶尖谋士,没有什么牛鬼蛇神可以在其面前兴风作浪。

    九重天不允许有比他还“神秘”的势力!

    “看来近期要加强在阴山南麓的力量。”

    财帛动人心,何况还是能够逆天改命的《天书》。

    “好,就让我们看看都是些什么人主动送上门来。”

    “我们是否能够利用这则流言。”

    贾诩若有所思提出建议。

    不管这则流言出自何人之手,都是想要汉王成为众矢之的,甚至随着未来的发展,成为天下公敌。

    用心不可谓不狠毒。

    却没有想到杨逸不仅不在乎,反而有些感激他们。

    “君权天授,文和打算从此入手。”

    大家都是聪明人,周瑜很快领悟了贾诩的想法。

    “趁着主公声望如日中天,此时抛出汉王乃是天选之人,再合适不过。”

    随着他们讨论的深入,杨逸忍不住再次感叹,这些顶级谋士都是“雁过拔毛”,就连对手的阴谋都要拿来利用。

    简直“令人发指”,如果他们是自己的属下,自然另当别论。

    他虽然不清楚“流言制造者”的心情,但却能想象“对方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痛苦模样。

    乾皇最近的心情很差,接踵而至的两则流言让他头疼不已。

    汉王获取《天书》,证明了侍中之前的判断,只是没有想到杨逸竟然会有如此的好运气。

    他为此还生了几天的闷气。

    乾皇还在考虑如何从汉王手中夺取《天书》的时候,又一则流言开始在百姓中流传。

    杨逸之所以能够得到《天书》,全部都是上天的安排。

    因为汉王就是“天选之子”。

    否则那么多人中为何只有他能够“逆天改命”。

    汉王就是上天派来打救穷苦百姓的“真命天子”。

    乾皇想着如何夺取对方手里的《天书》,汉王则是直接打算刨其根基。

    如果不是因为杨逸在朝中实在没有什么根基,估计现在已经有大臣上书,劝乾皇模仿上古先贤禅位给汉王。

    这几日朝会,他总感觉文武百官看他的眼神不对,似乎坐在那个位置的就不该是他。

    这使得乾皇五内俱焚,恨不得立马将杨逸“掐死”。

    “派去龙城的黑龙卫怎么样了。”

    连九自然清楚这几日乾皇的心情极差,他也不想触怒对方,无奈手下不给力,只好硬着头皮禀报。

    “汉王身边都是其最为忠心的下属,根本无法收买。”

    听到这里,乾皇不由气得火冒三丈。

    “这世上还有无法收买的忠义之辈?是不是利益给的不够。”

    “奴才真的尽力了,金钱、美女、官位所有能够使用的手段全部用个遍,就是没有效果。”

    连九此时已是大汗淋漓。

    汉军的忠诚也出乎他的意料。

    只要能给出的“条件”,他可没吝啬,但却没有任何效果,还因此折了不少“说客”。

    “难道真拿这个逆子没有办法?”

    乾皇几乎是咆哮着发泄他的不满。

    连九还从来没有见过其如此失态,吓的直接跪倒在地。

    “现在应该有人比陛下更加希望汉王出事。”

    侍中的话让乾皇冷静下来。

    “爱卿指的是李承业。”

    “汉王原本就是镇北元帅,节制北境四郡乃是天经地义。”

    “过去两者之间虽然也有不快,但却没有实质性的利益冲突,可是如今却不尽然,汉王如今的声望已经动摇了李将军在北境的根基。”

    听到这里,乾皇不由得轻笑出声。

    察觉到乾皇神色稍缓,侍中继续劝谏。

    “声望高其实是柄双刃剑,能伤人也能伤己。”

    “此话怎讲?”

    “遭人忌惮、心生怨恨这些暂且不谈,陛下还记得汉王派进京的报捷使者吗?”

    乾皇疑惑的看着他,不明白旧事重提的意义。

    “陛下莫非忘了高家。”

    得到提醒,乾皇方才恍然大悟。

    杨逸报捷的同时,还将高家勾结胡族的证据公之于众,并且将抓获的高家人一路示众,大大打击了对方的威望。

    当时乾皇还在暗中叫好。

    但是却不清楚这两者之间有何关联。

    “汉王厌恶士族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他羞辱高家其实是种态度,代表了其和士族对抗到底的决心。”

    “士族会否认可他这个真命天子。”

    “以前他们没有联合在一起,是因为汉王对他们没有威胁,现在情况则是完全不同。”

    侍中的话彻底打开了乾皇的心结。

    这个天下毕竟是士族的天下。

    不管如何讨好百姓都不会改变这个局面。

    “汉王的声望越高,越被百姓所称颂,他和士族和解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侍中的最后总结,则是让乾皇喜笑颜开。

    最近接二连三的消息让他方寸大乱,有些丧失了理智的思考。

    “爱卿认为应当如何做?”

    “继续抬高汉王的声望,让他高高升起,最后再重重跌落。”

    “看那些士族是否还能坐得住,镇北将军是否真的虚怀若谷。”

    乾皇不由得在心中感叹,幸亏得到“侍中”这样的干才。

    不仅政务有方,将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远胜高怀德时期。

    并且总能敏锐发现事物的关键点,帮助他排忧解难。

    就在他思绪万千时,突然听到侍中的声音。

    “陛下,连大监还在等待您的旨意。”

    “起来吧。”

    “谢陛下!”

    连九这才站了起来,并且向侍中投去感激的眼神。

    三人讨论了一些具体细节后,侍中率先离开。

    乾皇转向连九。

    “侍中到现在还不肯娶妻,是不是有其他的想法。”

    “侍中大人终日忙于国事,没有在这方面分心。”

    “没有妻儿,就无所牵挂,不利于掌控。”

    乾皇大有深意的看着连九。

    “奴才明白,这就挑选合适官宦人家的小姐,定让侍中能够瞧上眼。”

    乾皇这才赞赏的看了他一眼,然后幽然说道“越是倚重,越要将其牢牢掌控在手中。”

    “陛下圣明!”

    多疑的乾皇,真正信任的只有他自己。

    随着十月结束,草原很快进入到隆冬季节,气温开始急剧下降。

    托汉王的福,龙城军民过冬物资储备充足,再也不用担心忍饥受冻。

    整个十月,杨逸共获得三百名陷阵营、五百名白马义从、五百名虎骑、两百五十名豹骑。

    除了陷阵营外全部都是骑兵部队,这倒是符合杨逸未来计划的需要。

    许褚,字仲康,曹魏猛将。

    武皇前期境界。

    “末将拜见主公。”

    “仲康请起。”

    许褚的武力在曹魏阵营恐怕只有典韦能够与之媲美,其他将领都难以望其项背。巧的是两人都曾经担任过“都尉”,负责卫护曹操的安全。

    曹魏阵营众人首先走了过来,只有曹仁落在最后面。

    “原来是脑子只有一根筋的虎痴。”

    他曾经和许褚有过小矛盾,但是很快便化解。

    如今再相见,难免会带些小情绪。

    每当看见一团和气的三国英豪们,杨逸却总是会联想到拔刀相向的情景。

    “都怨孔明,留下心里阴影了。”

    随着许褚出世,汉军阵营又多了一支精锐部队——“宿卫虎士”。

    宿卫虎士,武将后期武者。

    他们通常作为曹操禁卫存在,有时也会充当“先登”攻城拔寨。

    这支部队不仅实力强大,作风还极为彪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