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官途漫漫 > 第250章 古玩村

第250章 古玩村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官途漫漫 !

    杨若好歹还知道问个究竟,没有一上来就护短。顾云来也反问他:“他是怎么跟你说的呢?”

    他说你吓唬他,一分钱都不愿意给,还拿我出来压他。

    “哼,本金总共是五十万。陆续还的利息都不止这个数了,我又给了他二十万,还想怎么样?我真想问问,你们这一行,是从来都吃不得亏的吗?”

    不是这么一个说法,你得考虑到通货膨胀率和资金链的问题。都照你这么一个搞法,多少财务公司要垮掉。

    “你别跟我扯这些!我原来是打算一分不给的。就怕他扯到你那里,才提出折半的。你要跟我算细账,那我就好好跟你算算!老人家的两套房,这些年一点点的过到他们手里了。你计算过房产升值吗?照这么算的话,我还得找他要钱呢!”

    这是生意,不是人情。当初是等价交易,一次生效的呀。好比我卖给你一样东西,过几年这东西值大价钱了,我不能再要求你补差价吧。都这样搞,就世界大乱了。

    “杨若,我算是听出明白了。你为什么要处处维护着他。按照时间来算,那时候你才是财务公司的老总吧。也就是说,这些交易都是在你手里完成的。那我本该向你来讨债的呀!”

    哎,别冲我,这些跟我没关系。分公司本来一直就交给他在打理。你也知道,我虽然是他们的老大,却是这帮人里面最穷的一个。现在跟着你和陆总创业,我的总公司早就充了资了。我不过是跟你说明白这里头的道理,你这个人就是太较真了,容易树敌。

    “我讲的是人情,你不也一样么?为什么受穷,自己心里没数啊。”

    我当然清楚,所以活该受穷,这不也跳出来了么。两位老总都让我劝你,还是回来帮公司的忙啊。尽早抽身,别越陷越深了。

    “怎么,你不是来兴师问罪的吗?”

    这点小事,算哪门子的罪啊,说清楚就行了,没什么大碍的。我主要是受了两位老总所托来当说客,尽一份心力就行了,我也不指望能劝得动你。

    “他们二位,对我的行踪很是了解嘛。”

    因为你始终是一个值得关注之人啊,这一点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

    杨若撂下这么一句就结束了交谈,有些不欢而散。他话里的意思吧,顾云来大概猜测是这样的:你行啊,谁都把你当个人物。可你又有什么好神气的呢,还不是时刻在别人的监督之下。

    他有这种想法也不奇怪,杨若这个人,就是从来没服过谁。他大概还是想在顾云来陆鑫源和丁小婉三个人当中玩一玩周旋之术吧,表面是站队在顾云来这边,实际看重的是陆鑫源的实力。

    这种思维还是很正常的,毫无疑问,陆鑫源仍然是万鑫来的大老板。

    顾云来很受器重,但毕竟无知无权啊,最多就是像顾问一类的角色。因为分了三个分公司出来给不同人打擂台,唯独没有他顾云来份。顾云来要面子,还推诿说自己的科长尚未卸任,不能担当事业外正职。

    可现在呢?他被发到一个乡下地方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了,万鑫来这边,基本已经插手不上了。

    所以杨若的态度也是一个信号:你再不回来掺和,这里头就没你什么事儿了。

    那没办法,顾云来也无法分身他顾啊。不过杨若要跟他玩权谋,这个顾云来可不怕他。等把十里镇的摊子稳下来,顾云来倒有心与他好好玩一玩。

    眼下,与唐老头还有重要的事情要谈。

    “唐老,你跟我,是不是该私下晤谈一番了?”

    对呀对呀,一时高兴,忘了正事儿了!彩霞,你在这边等一下,我开始要兑现许诺了。

    许诺,是关于你这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原因吧。

    呃,这老太婆……哦,这老前辈懂得还挺多了!

    你们这么惊讶干什么?一个老头子怎么会有两百万的存款,别忘了我也在桃园村插过队,那边的收入情况我是很了解的。就算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也在花山市住了这么多年,经常也打听一下那里的情况。仍然是贫困村啊,怎么可能有年薪五万以上的收入呢。坦白说,我也很想知道其中的缘由。王彩霞说。

    那你觉得,这事儿要不要瞒着她呢?唐老头问顾云来。

    “你私下里还不是要跟她说。就一起分享吧,省得又多讲一遍。”顾云来心想,两个人反正都是要离开花山市了。基本上从这一刻起,桃园村与他们的联系,就只关乎记忆了。

    那我就说咯?其实在彩霞刚离开的头年,我过得还是很苦的。供销社的职位被人给顶了,我们这些留乡的知青和村民一起种桃树。

    那时候的镇政府真是个草台班子,上面让他们想一条致富的路子。他们就一秃噜上马了,弄得大家都很恼火。

    当地村民还好些,有自留地可以保口粮。知青可就惨了,种桃树的工分比种地少,就得玩了命的多种桃树。唐老头的那一大片桃园,就是在那个时候种下的。也算一份营生,勉强糊口罢了。

    这镇政府搞得不孬,刚开始为了保证大家的积极性,还集中收购。后来没有销路,就不管不顾了。既没有技术支持,又没有后续渠道,全由村民包产到户。

    可是种粮食能吃啊,种桃卖不出去又吃不饱饭。有村民就自主将桃林改成粮田,可桃树吃了底肥,刨了根也要养两年。敢轻易这样尝试的并不多。

    “说来说去,你还没说到重点,要不要从开天辟地说起啊?”顾云来有些不耐烦了。那个年代摸着石头过河,像这种有枣没枣儿东西打一竿子的事情很常见,顾云来也听过不少了,不新鲜。

    啊,要是没有这个背景介绍和酝酿,突然来重点就很突兀了。其实本来就很突兀就是了。有一天呢,村子里来了一伙陌生人。远看就像是逃荒的,破衣烂衫,个个精瘦。他们在村里待了一段时间,既不上攻也不乞食。白天就游游荡荡,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盲流,小偷?”

    村里都穷成那样了,粮食入库,他们能偷到什么。无非就是偷几个青桃吃,这倒不打紧。只要不整个薅下来,路过摘几颗解解渴还是可以的。可这些家伙,自带的干粮,还是吃的细粮,比我们都好。你说这奇不奇怪?那年代细粮除了凭票,就是黑市了。

    “这不奇怪,我估计你们是遇到盗墓团伙了。”顾云来说。

    唉,你怎么知道?我们当初也是这样猜测的,可谁也没听说村里有什么古墓啊。那伙人在村里游荡了一阵,挨家收了一些破铜烂铁之后就心满意足地走了。价钱都还可以,乐于接受。在那个年代,可算是小发了一笔吧。

    “就这你们还沾沾自喜呢?那是伙文物贩子,你们被收走的是文物,放到今天,那可值了大价钱了。”顾云来说。

    能放得到今天吗?那时候的人哪管其他,只要能换钱就行了。不,给的是全国粮票。就算再怎么吃亏,也不敢往外头说去。

    当时有个比较激灵的年轻人,他心想啊,这帮人上哪儿搞这么多全国粮票,一定是有路子啊。此人擅酒豪爽,想方设法灌醉了其中一个。终于套的话来。原来,这十里镇一代,在古代战乱时候曾有贵族乡里逃难至此。那些带不走古玩,就地掩埋了。只是一段野史,县志都没有记载。他们也只是来碰碰运气,没想到,真有好东西!

    “此人怕不是用的绍兴黄吧。”顾云来说。

    哪有那么奢侈,只是一些散白而已。擅酒之人,自然看得出哪一个是贪杯之徒。那些被收走的东西里,自己祖传的物件不多。多是村民无意从地里挖出来的,零碎的都扔掉了,完整的还可以拿家里当个器皿使使。毕竟是受教育程度有限,或者基本上完全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眼光的局限。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这东西还能卖钱的。

    “于是就该有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来带着他们杀吃些亏,外乡人也无所谓?”顾云来说。

    顾云来,你这就是针对我了。不过实际情况跟你说得差不多。从那时起,就有人专门从地里挖宝了。说来也奇怪,自从那伙人来了之后,挖出东西似乎就容易多了。老辈人说得很玄乎,说是那伙人开了口子,宝贝也想重见天日了。

    “其实就是挖掘的频率增加,几率当然也就更高了。”顾云来说。

    你这是现代理性的说法,那时候的人信迷信啊,不敢挖得太深,怕惊动了土地爷。但收获还是不错。我呢,就负责帮他们交涉讲价钱。都是单线交易不声张。从最早的粮票,到后来的几十块几百块上钱。我做过的最大一笔买卖,是价值几十万的青铜器。获益一家人不敢独吞,全村户分了。现在想想,那东西应该算得上国宝级别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