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非遗传承人 > 第118章 酒星投胎

第118章 酒星投胎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非遗传承人 !

    金华斌好奇地问道:“难道说寿小蜜第一次下凡就被发现,然后,被罚投胎?”

    “玉帝给的圣旨里明明白白地写着,为了酿酒,他有到天上各处后花园与海外仙山等进出的权力,也就是说,仙界去得,只要不久留,人间也去得,不是他违了仙令,而是他发现了一个现象,受到启发,天上神仙受人间香火,但不食人间烟火,所以,天上没有五谷之类的食物。可是,天上不缺各种奇珍异果啊,用果子酿酒,是否会比花粉晨露之类的另有一种味道?”朱金泽边开了瓶果汁醒酒,边喝边说:“品味果酒,就应该是这样一点,一点,入口,入喉,入心。”

    “它用仙果酿出了酒?”

    “是的,玉帝打开盖子,闻了闻,赞道,品味一种极致,未入喉,已醇香四溢,犹未品,已流露不凡。吩咐下次蟠桃会就用这种酒。寿小蜜呆了,酒受到玉帝的赞赏是好事,几瓶几十瓶不难,可仙界哪有这么多的果子可供酿酒啊。再说,由他看来,人间的酒论香气或许不如仙界的果酒,但论味道的醇厚,还胜过献给玉帝的果酒。于是,他把这个苦恼与老东家寿星翁说了。”

    寿星理了理白胡子,笑着道:“要知人间酒味,还得入世走一遭。距离蟠桃会还有百多年,希望你能真正地参透酒道与仙道,为蟠桃会献上绝世的美酒。就这样,寿小蜜被玉帝投胎到人间,为天庭寻找真正的酿造仙酒的办法。哪么,他被投胎到哪里了呢?”朱金泽卖起了关子。

    金华斌笑了笑道:“时间不早了,我得陪妻子去,我开个新版块,请你在我的论坛上担任民间传说版的版主,把文章发到上面,让全县直至全省全国的人都能够看到你写的精彩故事,可否?”

    朱金泽点头答应说:“春霄一刻值千金,你忙你的吧。”

    一夜风雨后,早上六点,金华斌习惯性地起来,打开电脑,只见论坛里嘟嘟嘟嘟的提示性不断,该是有人发了新贴并得到大量注册用户的跟贴了。进入页面一看,凌晨三点半,有个叫朱非赤的网友发了篇王温的前世与今生(1),引来仙居网民二十多条跟贴。二十多条,说多不多,但这是凌晨,大家都在睡觉中呢。

    朱非赤必是朱金泽的网名,昨天跟他聊起请他任版主一事,所以连夜发了篇文章作为投名状。他细看了一下他的文章,文中写道:皤滩古街中,有一家王记酒铺,主人名叫王金波,不但酒好,为人更是一等一的好,凡到他酒店的,不管是富商财主,还是贩夫走卒,全都一视同仁。乡里有造桥铺路之类公益性事业的,事事不落人后。引得大家交口称赞,所以,生意越做越大,通过皤滩水道,货物销往省内各处。但他夫妻俩有一件憾事,就是年过四十,一直无子嗣。妻子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劝他纳妾,他都以夫妻恩爱为由断然拒绝。某一日,夫妻去三清殿求子,跪拜后走到殿门口,突然一个蜂巢掉下,众蜂乱飞,妻子惊得一张口,一只蜜蜂无巧不巧飞入她口中,被她一口吞到肚子里。

    回到家后,妻子连续几天困倦欲睡,王金波请了医生诊治,才知她怀孕了。儿子出生那天,正是暮春百花盛开之时,只见四乡八里的蜜蜂全飞到他房周,飞舞盘旋,却不扎人,花粉与蜜露撒了整整两大碗,房间里更是奇香扑鼻。产婆又怕又奇,都说接生无数,从没遇到这等奇事。

    小孩出生后,二月会爬,四月会走,六月已会叫爸妈,长得却是平平常常,除眼睛灵活异常外,与一般儿童并无两样。夫妻俩感觉这是三清送儿,所以,捐钱括苍洞给三清重塑金身,在观前济贫施粥表示感谢。

    转眼儿子一周岁了,父母给他举行抓周典礼,抓周儿”的仪式在吃中午“长寿面”之前进行。夫妻在床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由母亲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父亲与几个族老笑盈盈地端着小酒杯边喝边在边上看着。儿子走到案头,什么也不抓,突然,伸手抓下父亲手上的小酒杯。

    王金波一时不知所措,围观的客人也面面相觑。正在这时,窗口又响起嗡嗡声,只见一队蜜蜂飞进来,在房内排出8字型,绕了几圈后又飞走了。又有五六只大蝴蝶在他头上盘旋了片刻后,飞出窗外。这孩子出生与抓周连逢奇事,来历不凡,可抓周之物稀奇古怪,不知会成为什么人物?族老议论纷纷。

    因为小孩子喜温怕寒,生时与抓周时都有大量蜜蜂绕房,父母把他取名为王温,小名小蜜。王温天生的好人缘,刚刚会走路,就屁颠屁颠地满村地跑,没多久与大人及小孩都混得极熟。在田头地里玩时,蝴蝶蜜蜂常绕在他头顶飞。他有另一个奇怪的习惯是常常采一些花花草草浸泡到父亲的酒里。不知怎么回事,经他一浸,这酒的香气与味道立即发生改变,变得清香无比,客人喝后纷纷赞赏。

    因为王温聪明灵利,四岁那年,父亲给请了塾师教他读书,不到一年,就会背诵三字经与千字文了。宋人重文,看到儿子的进步这么快,父母极其开心,把他送到了桐江书院深造。到了书院后,他只喜欢与同学玩耍,在花园里采摘花朵什么的,对四书五经并没兴趣。因为他年经小,塾师认为是小孩子的天性,没有多加管教。一次,看到塾师桌子上的一本医书,却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塾师奇怪了,医书枯燥,即使大人能看懂的也不多,一个五六岁的童子会对这有兴趣?试着考了考他,却发现他只是对药材里面关于香料什么的记忆极深。几乎是一看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