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之炼英雄 > 第五十六章 董卓迁都2

第五十六章 董卓迁都2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三国之炼英雄 !

    那亲兵接令欲走,李儒又连忙将其叫住说道:“温侯处就不必请了!”

    待那亲兵走后,董卓微微一笑。

    李儒也是呵呵一笑说道:“温侯只管上阵杀敌就行了,这些事情还是不要劳动他的好!”

    董卓李儒四目相对,同时大笑。

    不多久众将皆到,董卓分派已毕,各自行动。

    吕布府上,高顺、张辽、郝萌、侯成、宋宪、魏续,六员并州大将围坐一旁,个个愁眉不展。虎牢关的情报他们也知道了,但是董卓并没有派他们出场的意思。而且他们手下并州士卒也不多,除了先前丁原带过来的五千精锐之外,还有一部份是郝萌等人从并州带过来的。加起来大约万余人。

    先前丁原来洛阳时,并没有将郝萌等人带过来,后来丁原死了,并州军大乱,郝萌等人闻听之后各率精锐来投吕布,不过加起来人数也才五千左右,大部份的原并州军被上党太守张扬吞并了。

    “将军,不若我们尽起并州精锐,重还并州。纵横草原,杀光胡马。岂不快哉!”高顺可算得上是并州军的第二号人物。

    吕布闻言皱眉。自从投奔董卓之后,他的确升官了,地位也高了,掌兵权了,但是他的心情并不好,与董卓相处越久,越发发现董卓为人之不堪,不但专横跋扈,不以朝廷为念,更甚者夜卧龙床,调戏公主。当然好些事情,他并没有亲见,董卓也是故意避着他。但是董卓越是这样避着他,越让他觉得董卓一定又是在干什么坏事。只怪自己一时不察,如今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虎牢关还能守住吗?”吕布没有回答高顺和问题,反而向众位问道。他手下武将很多,但军师一个也无。

    众皆皱眉,无人答话。

    “依文远之意?”吕布改而单独问向张辽,问所有人的时候,大家可以互相推托不答,但若指名问一个人,那么那个人怎么着也要说点什么,这是吕布总结出来的经验。他府里的这些人都是这样,除了那个高顺之外,高顺为人是不错的,吕布也很欣赏,只是高顺有时候有些不顾人情,让他有些有受不了。张辽年纪轻,人也机灵,所以吕布喜欢他。

    “末将以为,只怕难挡!”张辽抱拳答道。

    “既如此,又当如何?”吕布急了,如果虎牢不保,那么洛阳怎么办?董卓又会如何行事?他又如何自处,莫非真的像高顺说的那样,远出关外,纵横草原。说实话,草原生活艰苦,远不如中原过得舒适。

    “不若联络联军,与联军来个里应外合,先除董贼!或可保我大汉!”张辽异想天开。

    吕布闻言不爽,这比纵横草原更让他不可接受,已经叛过一次丁原了,现在又叛董卓,天下人将怎么看他,上次出关时,那燕人张益德还曾骂他三姓家奴,殊为可恨!

    吕布再望向其它几人,目光所及,个个低头。他长叹一声,低头喝酒。室内一时又陷入沉静。真是一步错,步步错!

    众人沉默近二刻钟时间,吕布无奈说道:“若事不可为,就依仲达先前之意!大家都散了吧!”这是他最后的办法。仲达是高顺的字。

    正当众将起身告退之时,门外亲兵急报。一时众人又停住了脚步,只听那新兵说道:“洛阳大乱!”

    众皆一

    惊。吕布问道:“细细说来!”

    “太师命令西凉军将,正四处劫掠洛阳富豪,有不服者,全部以通敌之罪问斩。属下打探,太师似有迁都长安之意,今日早朝已经下了命令。除洛阳富豪之外,太师亦令人收集皇宫之财物,说是带去长安,好重建皇宫。属下派人打探,还有军将领兵往皇陵去了,所为何事,仍未探知!”

    吕布闻言拍案而起。众将又各归原位。

    半晌后,吕布勉强控制心里情绪,挥手让那亲卫走了。

    “将军,董贼目无国法,欺官压民,肆无忌惮。不若早弃!”张辽一脸通红。心中愤愤不平。

    吕布皱眉,如果此时起兵弃董卓而去,有些仓促,准备不及。说不定还会迎来董卓的打击。董卓如今在洛阳尚有兵力两万,尽皆西凉勇悍之卒,不好对付。西凉守城不行,若打野战,只怕无人是其对手,且多骑兵,西凉马比并州马可要快上不少。要走也要有所准备,出其不意,方可逃身。此时走,难。

    “董贼此行,实在可恨。但此时仓促而走恐遭其报复,不若委曲求全,伺机而刺杀之,为我大汉除此大害。”高顺此时又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兵无常势,时机不同,应对之法也应不同。

    要处理这样的事,下这样的决断对吕布来说,实在是难,但又不得不有决断。他双眉紧锁,在场中踱步。

    郝萌、魏续等人劝道:“高将军所言甚是,若此时仓促而走,董贼必追,损失必大,不若虚与委蛇,再图他计!”

    “气煞我也!”吕布重重的一踏脚,仰天长叹。最后说道:“也只得如此了!传令各部,小心应付,一切待到了长安再说!”

    三天之后,虎牢关下,孙坚与曹操两队合兵一处,他们两路军马,所受损失不小,如今加起来,只得万人,若用一路强攻,恐兵员不足,是以两路军马,合兵一处,要对虎牢关做最后的攻击。

    经过连续十来日,连续不断的强攻,坚如雄关虎牢,此时也已是残破不堪。李傕站在城头之上,凝视关下。此时的他衣甲不整,须发皆乱,两眼尽是红丝。为了守关,他已好几日不曾睡了,联军多次登上关楼,都被他率众击退,身上大小伤口无数。他摸了摸左肩膀处,那里有一处枪伤最重,几透肩胛,却是叫一个联军悍卒伤的,当然那悍卒最后的命运是被他一分两半。

    他身后站着一将,也是西凉军中的大将,名叫张济,若非他前日又带来五千精兵,且有一侄悍勇无常,这虎牢关只怕早破了。

    “李将军且下城休息吧,让本将先来顶一阵!”张济也是满脸忧色,他在西凉军中的地位不如李傕,但在西凉军中资格较老,李傕等人都是他的后辈,他是武威人,西凉军中不少将领都是他带出来的。

    李傕闻言,点了点头,下关去了,他自己也知道,这虎牢关只怕守不住了,不知道这一走,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上关来。走到关下,他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他来虎牢关也有七八天了,一直坐镇关上,这一下还真些舍不得。董卓昨天就派人传信给他,说是守不住就撤,洛阳那边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听说昨天下午开始,洛阳居民已经开始起程前往长安了。不过这消息,全虎牢关只有他一人知道,他没跟张济说。如果现在跟张济说了,只怕对全军士气有所影响

    ,能多拖一时是一时,若能拖到董卓安全进军长安,那就最好不过了。要拖住关外联军总要付出代价,张济地位虽然不如他,手下将士也不如他,但张济在西凉军中的影响力摆在那里,对自己总是个威胁,若能借联军之手除掉张济也是好事。

    想到这里,李傕又朝张济看去,只见张济身后立着两人,两个了不起的人物。当然这也只有他知道,董卓不知道,他也不想告诉董卓。

    张济身后立着的两人,一文一武,两个人都比张济高,不过一个壮实精悍,一个身形消瘦。壮实精悍的就是就张济的侄子,赵云的师兄,张绣。张绣人如其名,长得十分好看,也很年轻,不到三十,一手百鸟朝凤枪,难逢敌手。就是那吕布,没有大几十合要败他也难。这几日联军攻城日猛,多亏他屡次建功,几次率兵打退冲上关来的敌将,记得前日袁术攻关的时候,那叫一个惨烈,袁术兵多,且又不恤士卒,驱之登城,后退者斩。那袁术手下的纪灵也是十分勇猛,几次冲上关头,后来就是在他手里吃了亏,受伤下场,不然说不定那一天虎牢关就破了。

    身形消瘦的是个中年文士,一副长脸,眼神中透着阴狠,唇上八字须,颌下还有一缕长须,面相上给人的感觉并不太好,以他这样的面相要得重用,只怕也难,除非遇得明主。这个时期长相真的很重要,纵观历史,得大用的哪一个不是仪表堂堂,除非你才干十分突出,又遇名主。再者,除非你家世显赫,家世显赫也要长得好才出名,例如袁绍和袁术,袁绍之所以比袁术名声响亮,除了袁术本身无能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袁术长得不如袁绍好看。这个身形单薄的文士,衣服却穿得很大,迎风哗哗做响。他不是别人,正是日后留名青史的号称三国毒士的贾诩。贾诩家世并不好,长得也不好看,他之所以能被张济看上眼,带在身边,有两个原因,一是贾诩确实才干突出,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两人同为武威人,贾诩是武威姑藏的,张济是武威祖历人。

    “将军。”贾诩开口喊道。

    PS:关于高顺字仲达的解释。这个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是网上的高人想出来的,我比较认同,所以采用了。

    内容如下

    看过不少三国的文章,都提到高顺无字。而有些穿越小说,则给高顺加上字,比较靠谱的,是“一统三国”里的字伯平,文者还特意点到“互逊”。

    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与字互为表里。所以在这里有一个猜测。以互逊的观点来看,顺可以取字“从”、“逊”、“达”等等,“平”其实并不妥。而达字就很有意思了,如果达字前再加上表排行的“孟、伯、仲、叔、季”,那么可能如伯达、仲达,而三国里最有名的仲达,那就是司马懿。其兄司马郎字伯达、弟司马孚字叔达,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时人谓之八达。因此可知,这几个排行大概都排满了。晋建朝之后,司马懿追为晋宣帝、司马孚也封王。

    虽然,古人讳名不讳字,因为称字是表尊敬之意。但如果两人同字,又是另一回事了。三国志成书于晋,避讳司马家各位先人的字,因而不提高顺的字,是极有可能的。

    统上,高顺或无字,或有可能字“某达”,再进一步猜测,很可能就字“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