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杜鸿文集 > 每个词语背后都站着一幅乡村图景

每个词语背后都站着一幅乡村图景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杜鸿文集 !

      一种语言一经产生,就像一个人一样,会融入到某种特定的社会和人群,然后迅速随着时间河流生长起伏、旺盛、直到湮灭。即使是当前占主导地位的北方方言,即使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四大语系,也都逃避不掉这样一种命运。出生,成长,富有活力,然后变异或者消亡。一种必然的过程。在这种过程里面,那些不能像实物一样捕捉的语言,随着时间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令人震惊的变化。对那些大的方言语种而言,也许因为文字与声像,它们被湮灭的速度会慢一些;对于那些非常小、非常珍贵的小语种,则相对要快一些。甚至当人们还没意识到,它们就被时间像八国联军对待圆明园一样,被焚烧一尽。实物的历史废墟可以让人扼腕,甚至叹息痛心。但是,这种存在于口头上的,除了学者不会引起足够注意的地方方言(特别是那些当代性很强的地区),无不在一年又一年的时间中消陨。而且让许多人没有知觉。

    上个世纪末,可能我们国家又悄悄进行了一次文字改革,一些读音最后向无知作了妥协,比如“叶公好龙”的叶,就不再读se了。因为这,我突然萌生了一句话,就是“语言也是文物”这种想法很快就被我国民间文学泰斗贾芝老先生的话确认了。他说:"民间文学活在人民的口头上。口头文学是活的文学,活的文化,对它们进行抢救、保存和科学研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工作。”现在,三峡大学文学院推出了的这套三峡文化研究丛书,王作新生博士著的三峡方言研究更是非常鲜明地凸现了这一意图,看到这本书时,我的眼睛一亮,心也就释然了。得闲细细读了,感觉感受良多。从书本身而言,三峡方言研究体例非常简明,分类也不复杂。但是应当说,在三峡方言研究里,于作者和我而言,大多数方言就是我们对过去和乡村的记忆。这些记忆因为这些方言的点拨,展现在我们心灵之间往往更多的是一幅幅温馨伤感的乡村图景。正如作者在前言里面所说的:“作为一名生于斯且长于斯的语言文化工作者,有什么理由不去冒昧地做一点发掘和整理的工作,从而来为显现她在今天以及未来的价值做一些微薄的贡献呢?”我想,正是著者这句透露了他的初衷,也透露了我读这部作品的初衷。作为同是三峡地区的土著,我们有着非常强烈的同感。最鲜明的感觉,就是这本书里所搜集的每个词语背后都站着一幅乡村图景。这些我们记忆里的乡村图景,实则就是相应的故事或传说。是我们记忆最生动的元素。归结到底,很多时候,或者说在一些关键时间里,是乡村给了我们以物质和心灵。在我们心里,乡村和乡村的人民不仅仅养育了我们生命,更多的是他们的精神与文化赐予了我们难以言说的生命给养。三峡方言研究把这些连结乡村的“引线”召集起来了,这令我们非常惊喜。面对这些昔日就是我们生活里的词语,我们很不仅感到亲切,感到与他们关联在一起的生命温暖,更感到敬畏。而且,这种温暖和敬畏会诱发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永远温暖我们的心灵。

    宜昌方言,就我的体会而言,在宜昌大多数乡村现在仍然或多或少地活着。有些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发生了变异和缩小,但是它们仍然保存在乡村的记忆之中。只有少部分随着许多百八十岁的老人仙去而失散了。因此,它们现在还存在着,还有着一定的生命力,而且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口头存在着。但是,有一个基本事实是,在王作新的三峡方言研究出来之前,它们存在的载体不是书本,而是口舌。这里面有两层意味。首先是口舌第一要紧的是关联着一个个的人。而每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则不不相同的。哲学告诉我们,连树叶都没有相同的。连河流都永远都不可能两次进入同一条。那么,作为世界主体的人及其心灵图景,则会更加大相径庭。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乡村生活里面,我们所接受是“方言+声音+说者的精神特质+当时客观环境”的事实和真相。相对这些方言而言,我们在使用标准语言时,这个公式里面的各个元素的色彩要少得多,弱得多,而且是越规范越标准就会越小。自然,它们留在我们记忆里的色采就会越淡。宜昌方言恰恰恰相反,它植根于巫楚这种非常诡秘的文化土壤里,长期受到土巴文化的影响,结合宜昌这种险扼地理,衍生了自己更加独特的文化特质。在三峡方言研究中,我们非常轻易地就能发现这一特质。以其中心理与情感行为的一组方言为例:“撩(嬲)”是一个非常有意味、非常普遍地被使用着的词。它在普通话里面,意义非常简明,就是一个动作,作“拨动、打扰”的意义理解。可是它在宜昌方言,具备更多的社会学意味。除了有“撩拨”、“打扰”之意外,它更突出地凸现出男女之间嬉戏、挑逗的意义,在宜昌乡村俚语里,颇具色彩。所以,它出现的场所,一般是一种非常轻松、活跃的气氛。它的基本意义可以与我们常说的“性骚扰”画等号,但是它又显示出人与人之间以性作为娱乐的性质。在乡村生活里,我还是一个少年时就曾目睹过这个“撩”所展现的男女相互嬉戏的情景。这些意味是非方意义所没有的,它让人感到了非常明显的乡村诗意。受这种方言诗意的吸引,我曾在一个中篇小说里,就用了这个“撩”作一个中篇小说的题目——不要撩我。当然,像“撩”这样,能唤起我们对乡村生活进行回忆的方言在三书里面很多。

    第二层,就是三峡方言研究很显然结束了这种方言只是存在于口头的事实。这里面同样有着一个词语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宜昌方言几乎是以“散落”在民间的方式而存在的。对弥足珍贵的宜昌方言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词语。现在,王作新让它们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被捕获在纸上了。相对而言,这些词语变得安全了。

    对一个人而言,其语言现象是与其生命的成长和完善一起进展和深入的。当人出生之后,知觉意识逐渐形成,伴随着本能的思维能力,语言就在大脑里逐渐形成。用什么样的语言进行思维成了这种语言是不是他的母语的根本标志。包括首先以声音的形式进入人的大脑,完成思维和语言结盟的开成期。因此,作为在方言区生长的个体生命,无疑会让方言及方言的声音进入人的生命。也就是说,对宜昌人而言,我们真正的母语不是普通话,而我们的宜昌方言。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对自己的方言产生诗意,进行丰富联想,甚至发生情感活动声音里包括我们对人的本源的探寻,前生的感觉,越接近越亲切的感觉等等的根本内因。所以,我说,像王作新这种走近方言的方式,作为一个本土作者,更是对走近自身生命本源的一种追问。

    当然,排除方言理解上的地域障碍和隔膜,三峡方言研究还让人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了宜昌方言的文学性倾向。比如“捏鼻”这个词语,可以说是具有相当富有文学智慧的方言词语。就是这么一个动作,可谓淋漓尽致地将一个吃亏了说不出口的人的情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它在语言功能上,以经济的文字,几乎超过了只有成语才具有的强大语言智慧与意义能量。在它的意义被剥现的同时,步露出一种空白美与技巧上的白描手法应用的老练:“不做声地承爱某种事物”往回追溯内在的逻辑性“声”理应来自口,气息来自鼻子;而现是,它迎合了乡俚语“禁声”为“大气不敢出”的意义,从而在中间直接省略了“闭嘴不出声”“忍耐”等过程,直接以一种白描“捏鼻”表示出事物的真实情态。可谓生动之极。可以说,方言的文学性倾向,在宜昌方言里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作者在三峡方言研究下篇括要综议里,通过非常多的语境范例,进行了系统阐述。真正热爱宜昌方言的读者,还是去读原著吧。